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PO数量凸显东北民营经济之困

第一财经APP 2018-01-13 19:54:02

作者:李攻    责编:黄宾

当我们看到大批的东北企业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时候,东北振兴才更加具有希望。

新近出炉的2017年IPO各省市区统计数据再次让东北三省感到了尴尬:在去年A股436家IPO企业中,辽宁有2家,黑龙江和吉林各有一家。这意味着东北三省作为一个区域,去年IPO企业占比不到全国总数的1%。

这种窘境已经不是去年一年。2015年、2016年东三省的IPO情况也不容乐观。这3年来,A股IPO公司共880多家,东北三省仅14家,占比仅为1.58%。

要知道,东北三省去年IPO的这一成绩单还是在“优先支持”的条件下取得的。2016年,国务院批复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出:依托中心城市,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优先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

2017年,IPO数量可以说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数据表明,2013年无新增上市公司,2014年新增125家,2015年新增219家,相比2016年的227家,2017年增长了93%。这是自2007年以来IPO最为活跃的一年。

同时,2017年中小企业成为IPO的主力军,前10大IPO的筹资额均低于50亿元人民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营企业起码在数量上成为了IPO的主力军。而一个地区IPO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前景。

去年,黑龙江的一家企业IPO被否,被否的原因是多项财务指标异常,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的比例逐年上升;发行人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15年首次申报时遗漏了披露一项被行政处罚10万元的事宜。

上述内容不用多说,大家都可以明白其中的含义。这需要东北一些企业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彻底转变。

媒体引用南方某券商投行高管的话说,他很少去东北出差做项目。在他的航线中,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他认为,东北经济下行,能符合IPO的企业相对较少。在东南地区就有很多项目,去东北地区一次也许只能看一个项目,时间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东北企业造假事件影响恶劣。

东北地区连续多年的IPO低迷,也正是其民营企业缺少活力的表现。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三个不信”的思维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三个不信”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错位,不相信市场的力量;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上错位,不相信民营的力量;在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关系上的错位,不相信中小微企业的力量。

解决之道并不是没有。《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规划”中说,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要建设以“亲”、“清”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工作,健全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同时,要完善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法律政策等服务的能力。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工、用地等要素投入成本。

当我们看到大批的东北企业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时候,东北振兴才更加具有希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