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43年不曾变化的茶筒,京都匠人如何讲好当代故事

第一财经APP 2018-03-17 20:10:19

作者:吴丹    责编:罗敏

开化堂有20多位员工,每天仅生产40~60个茶筒。130多道制作工序与工艺与1875年诞生时一样,丝毫未曾改变。

八年前,梁文道在朋友家中见到一只纯手工铜茶筒,光泽柔和,做工精细。将盖子阖上茶筒开口,盖子就自动下滑,无声关闭,“像丝绸一样顺滑。”

一年后,他去京都,专程拜访制作这个茶筒的京都开化堂。店铺门口写着“创立于明治八年”的字样,店内陈列的上百年的老茶筒,他用“震惊”形容当时的感受,“它们都是锡制的,但不是银亮的质地,经过一百年氧化,锡桶变成了纯黑色,透露出一种非常深沉的、玄机的美感。”

一件器物历经百年,能达到如此色泽,是梁文道没想到的,“它的美是超出我们这一代人可见范围的。”

七八年下来,梁文道成了京都开化堂的老顾客,开化堂的第六代传人八木隆裕,也因梁文道策划的“看理想”室内生活节而造访北京。

44岁的八木隆裕完全不是想象中的传统京都匠人。他说一口流利英文,一身洋派的浅灰色外套,戴圆框眼镜,加上精心打理过的发型,更像是一位设计师。

“父亲曾明确跟我说,不要继承我的事业。传统手艺一定会没落,开化堂到我为止。”八木隆裕说,受父亲影响,他大学选了英文专业,父亲要求他去做公司职员,远离家业,“他曾经跟着祖父到处卖茶筒,深知这一行的艰辛。”

八木最终还是违背父亲意愿,回乡接管家业。今天,开化堂的未来在他手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尽管茶筒还是百年前的模样,130多道制作工序与工艺也与1875年诞生时一样,丝毫未曾改变。

但它不再只是装茶的工具。茶筒走出京都,装着欧洲人喜欢的咖啡豆、意大利面、香料或是糖果。它出现在米兰国际家具展、威尼斯双年展,被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列为永久收藏品。

“现在,开化堂的茶筒销售到十多个国家,海外有很多家代理商。”八木说,他用这个时代的方式,让百年手工茶筒实现了父辈不可能想象和完成的心愿。

手工作坊的百年坎坷

“你要走出去,做个公司职员就好了。”八木的父亲经常对儿子说这句话。一生从事手工艺的老人,从未因劳作而获得经济上的大回报。

在八木记忆里,开化堂是祖父终日用锤子敲打金属的铿锵声,是童年时代嬉戏的小作坊。“我经常坐在祖父膝盖上,看他制作茶筒。”他还记得祖父专注的神态,每一次呼吸和每个动作传来的震动。

“开化堂创立于1875年,当时是明治维新时期,开化堂有‘文明开化’的寓意。”八木说,创始人清崎从英国进口马口铁,在日本算是时髦的原材料。当时的茶筒都是定做尺寸,物美而价廉。在没有冰箱的时代,为防止茶叶受潮,清崎研发出繁复工艺,从切割金属、研磨、压制、焊接,总共130多个细致的步骤,以确保茶罐的气密性。

八木存有一张家族老照片。身着素朴和服的六个家族成员,站在一家药店门口,前排站着一位小女孩。“这是二战时期,照片里的女孩现在已经88岁了。当时每家的金属都要上交国家,用来制造武器。开化堂的存铁全部交了,茶罐停产,改成了一间药店。”

政府要收缴铁质工具,八木的祖父害怕一旦全部交了,家族赖以生存的糊口工具都没了。祖父把一半工具埋进泥土,偷偷在药店后制作茶罐,“好几次都被发现,抓起来。”

京都人爱喝茶,总是带着茶筒去茶铺买茶叶,正是这样的饮茶习惯,让开化堂始终有客户。祖父经常带着做好的茶筒,送到大阪、名古屋等地的茶铺,一家家售卖。

战后恢复生产,但新的挑战来了。工业化兴起,人们更愿意购买机械生产的器物,认为那样更精密更高级,同时,轻便的塑料制品开始普及,开化堂几乎难以为继。八木说,祖父一度要靠着药店的生意才能勉强糊口。

“祖父从未放弃。京都有一间茶铺向他保证,‘你只管做,做好了我来买。’如果祖父当时放弃,就没有今日的开化堂。”

主张适度的日本元素

大学毕业,凭着英文专长,八木在免税店向国外客人销售日本产品,一做就是三年。

免税店也卖开化堂的茶筒。一次,一位女顾客买走一只茶筒,八木追问她购买茶筒的用途。意外的是,她并不是买回国作为礼物,而是“放在家里的厨房使用”。

八木忽然觉得,开化堂一百年来都做装茶的圆筒,以后也许能在海外拓展出更多可能性。

他告诉父亲自己的想法,父亲说,“你回来可以,这个东西海外没有市场,卖不动的。”他辞职回家,学艺整整五年,等待时机。

“五年后,我等到第一个转机。”一家英国红茶店跟八木联系,希望销售开化堂的茶筒。他买了最便宜的机票飞去,带着传承自祖父的锤子,在红茶店一边制作演示,一边售卖。“那一次我卖了一百多个,非常骄傲。”

但这种自信在之后的巴黎之行跌落。“巴黎的老佛爷百货也邀请我去做现场销售,让我穿日本传统服装。”八木穿着黑白武士服,看着来往人流,两天里,一个茶筒也没卖出去。孩子们路过他身边,指着他的着装,笑着喊,“忍者!”第三天,他索性换上平日穿的西服,销量戏剧性地上去了。

他意识到,开化堂尽管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茶筒制造商,但海外市场并不在意这些,“既然来到海外,就不能强烈地主张日本元素,造成隔膜。相反,不去强调,海外顾客会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日本元素。”

不跟买手打交道,杜绝大批量订单,是八木坚持的原则。

他在工作坊里招募年轻工匠,培养他们需要七八年,要学到开化堂对茶筒舒适度的把握,则需更长时间。如今,算上八位全职匠人,开化堂有20多位员工,每天仅生产40~60个茶筒。他仍然坚持着跟祖辈一样的材料、一样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只有这样,当客人拿来用了几十年的茶筒,我们随时都能维修。”

千锤百炼中的联结

接手开化堂后,八木做出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店里不仅做茶筒,也做不同型号的收纳桶,装意大利面、咖啡、设计图纸。2014年,开化堂与艺术家杉本博司合作,艺术家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做了一间“蒙德里安玻璃茶室”,在透明的空间内展示日本传统茶道,希望八木能提供马口铁制作的茶筒。“当时我慌了,只有两周时间,无法完成。”最终,他找到祖父60多年前制作的茶筒,稍作修理,用起来依然顺滑,手感舒适。

他也意识到艺术家与匠人的本质区别,“艺术家追求的是自我提升,发挥自己的才能,下一代如果做出跟他一样的东西,就是毫无价值的仿造。但是手工艺人不一样,我们追求的就是要做跟祖父、曾祖父一模一样的东西,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提升其价值。”

去年,八木与日本松下(Panasonic)合作,在米兰国际家具展呈现了音箱作品《响筒》。在“电子技术邂逅手工艺品”的主题下,开化堂的茶筒变成了一只音箱。当你双手握住这只造型简约的音箱,轻轻打开盖子,音乐缓缓泄出,手掌即刻感受到音乐传递出来的震动。当你扣上盖子,铜盖缓慢回落,音乐在筒身完全密封的那一刻消失。这个前卫的产品,人们排着长队来触摸聆听,《响筒》也获得米兰设计奖“最佳故事奖”。

八木的父亲今年70岁了,仍然在把关着茶筒的品质。老人每天都要检查每只茶筒的密封性,靠着几十年的经验,手掌转动几圈,就能判断茶筒需要再软一点,或是再硬一点。这种极细微的差异,被八木称为“隐性知识”,它无法量化、无法言传,甚至没法传递给下一代,“只能靠自己日复一日的经验来积累。”

有时,八木会收到顾客送来的旧茶筒,通常都是他们的祖辈用过的。在维修的过程中,他看到祖父的做工,揣摩着客人长年使用的痕迹,“心里会有一种感动。”

他手边留着开化堂一把百年历史的锤子。这把锤子祖父用了50多年,跟他用了几年的锤子相比,金属部分因千锤百炼而短了许多。“我与祖父的连接点,就是我手里的这把锤子。”

(本文图片均来自“看理想”室内生活节特刊《游物》,感谢吉井忍女士对本文采访提供帮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