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资管新规引发私募行业短期阵痛,未来将比拼投资管理能力

第一财经APP 2018-05-28 19:36:16

作者:黄思瑜    责编:黄向东

业内人士认为,资管新规的出台,短期会给私募行业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则是利好私募行业,具有较强投资管理能力的私募机构,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两年来,遭遇强监管后私募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新时期。今年4月底,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落地,作为大资管行业的一员,私募业界也正关注着这一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多方业内人士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届智道私募峰会上表示,资管新规的出台,短期会给私募行业带来阵痛,比如将会影响资金的募集和提升管理的成本,但长期来看,则是利好私募行业,具有较强投资管理能力的私募机构,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回顾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2004年到2012年1.0的萌芽发展时期以及2.0的野蛮生长时期;2012年以来私募基金快速发展,管理人数量及管理资产规模均呈几何数字增长;随着2014年2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的公布实施,私募基金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3.0时代。

彼时,进入私募行业快速发展期,2015年和2016年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管理规模均爆发式增长。但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和风险。2017年被称为“监管元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针对私募行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其中包括2017年年底和2018年1月分别颁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和《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私募基金进入了规范化发展新时期。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登记的私募机构2.36万家,备案的私募基金7.25万只,管理资产规模12.48万亿元。

“私募基金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的考验和挑战。自2015年股灾及股指期货受限以来,很多的交易策略陆续失效,绝对收益越来越难以实现。CTA策略在2016年取得一轮优异业绩之后在2017年后也陷入了困境。再加上上个月刚落地的资管新规彻底改变了资管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私募基金的发展。”中信期货副总、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总经理王智全表示。

今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资管新规规定,私募投资基金适用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本意见,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另行制定。资管新规还指出,资管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管产品,且“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对私募行业长期来看是一个大的利好,虽然短期有一些银行或者有一些券商对私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因为私募的细则没有出台。”智道金服创始人兼董事长彭聪同时称,以前私募基金属于非持牌金融机构,券商代销的时候没有一个法律法规去验明正身,资管新规虽然对私募基金有一些约束的地方,但是明显的感觉到这次资管新规给了私募一个法规的地位,也就是说私募基金是可以作为非持牌机构来接受银行、券商用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给私募带来较大的机会。

此外,彭聪认为,资管新规也给私募行业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净值化、打破刚兑等,同时,资管新规提高了适当性的要求,抑制了高杠杆,以及防止了多重嵌套,“这些规则让资产管理行业,特别是私募基金从事本源投资的工作,而不是通道的工作”。

“从短期上来说,资管新规肯定对私募整体规模的资金有一些影响,因为很多私募资金来自于银行,影响会非常大。但从长期来说,会有利于整个私募行业的发展,原因是整个资管新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了刚性兑付,打破了资金池。”上海思勰投资总经理吴家麒表示。

平安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冷培栋也分析称,对于资管新规,私募行业是挑战和机会并存的机会,私募投资的门槛提升对私募规范化运营更加严格要求,短期看将会影响资金的募集和提升管理的成本,长远看要推动行业持续健康的有序运行,打破刚兑终将使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实现合理的匹配,传统通道化的减持套利只能选择离场。

在冷培栋看来,高净值客户的投资理念和行为习惯将逐步改变,基金管理人只有打造过硬的资产管理能力,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精准的研判市场大势,开展大内资产配置,如何做好投资组合管理,开发智能头部和FOF产品是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私募来说,能够吸引客户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投资能力,只要把投资能力做好,我相信整个市场的资金肯定会向好的投顾做倾斜,这一点从2016年、2017年表现是非常显著的,把自身的核心能力,技术策略能力去提升,这个是对我们(私募)最有用的方法。”吴家麒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