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授与民粹领导人均入阁,意大利新政府即将诞生

第一财经APP 2018-06-01 10:05:13

作者:王蕾    责编:潘寅茹

专家预测,6月1日市场会有比较正面的反应,因为意大利政局动荡算是暂告一段落。

在谈判纷争僵持近3个月后,意大利新政府终于尘埃落定了。

53岁的佛罗伦萨大学法律教授、毫无从政经验的孔特(Giuseppe Conte)将于欧洲时间今天6月1日下午4点宣誓就职意大利总理,并携内阁成员宣布意大利终于结束了无政府状态。31岁的极右翼“五星运动党”领导人迪马约(Luigi Di Maio)和民粹联盟党领导人、45岁的萨尔维尼(Matteo Salvini),都将出任副总理。

财政部长则由现年已经69岁的无党派经济学教授特锐亚( Giovanni Tria)担任。而之前财长呼声很高的疑欧经济学家、81岁的萨沃纳(Paolo Savona)则将负责欧盟相关事务。

此前,“五星运动党”领导人迪马约向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提出了新政府内阁部长人选妥协方案。迪马约表示,“五星运动党”和联盟党同意更换经济财政部长人选,希望朱塞佩·孔特重新担任候任内阁总理。

意大利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伦敦政经学院意大利问题专家劳伦佐·克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在5月30日发给第一财经的邮件中预测道,6月1日市场会有比较正面的反应,因为意大利政局动荡算是暂告一段落。

隐患犹在

克多尼奥之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断言,在极右翼民粹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下,由于他们主张大幅增加公共开支,实施减税和保障公民收入稳定等经济政策,意味着意大利借贷成本可能出现大幅上升,不仅会阻碍欧盟的改革进程,债台高筑的现状还将引爆国内经济危机,欧元区不得不面对第二个“希腊”的可能性。

英国智库欧盟改革中心研究员卢奇·斯格加里(Luigi Scazzieri)在也撰文认为,“意大利极右翼反欧民粹新政府,即使不能对欧盟造成瓦解性伤害,也是会成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实现欧盟进一步大融合之改革理想的绊脚石;意大利的金融银行系统以及债务危机加剧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外界对意大利新政府的信任会降低。”他还认为,新成立的意大利政府会更加关注国内事务,而不是欧盟改革。意大利在处理与欧盟的关系和事务方面的政策也很可能改变,特别是在对俄制裁的问题上。

从邮件中看,克多尼奥对意大利的未来不甚乐观。他坚信,这样“凑合”起来的新政府会致使很多相互矛盾的问题逐渐显现。而且,他认为,虽然近期在欧元区问题上“语调”有所转向,但民粹政客的言论同样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他说:“我可以预见到麻烦会渐渐出现,特别是政府和总统之间在有关欧盟和国内财政立场问题上隔一条战壕。这些重大的分歧,在财政预算公布时,会特别突出了。”

新财长是谁?

据外媒报道,现年69岁的财长特锐亚现任罗马一所大学(Tor Vergata University)的经济系主任并教授经济政策课程。他对于欧元未来、债务危机都有比较深入和积极的研究。

“那些声称无条件脱离欧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人是错的。同样,如果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没有说明关乎到欧元生存的条件和改革时间表,他所谓欧元不可逆的言论也不正确。” 特锐亚在去年3月在媒体撰文,呼吁对欧元未来进行公开讨论。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他还认为,“因为欧元区最大的危险来自内爆,而不是脱离,让我们拿出所有欧盟成员国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欧元区的危机,而不是按照英国退欧的逻辑,即:不合适、不喜欢了就离开,就抛弃。”

克罗尼奥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特锐亚是一位主流经济学家,但是又有一点非同寻常。”在他与特锐亚共同参与的一本命名为《重新思考赤字货币化禁忌以拯救欧元》(Rethinking Deficit Monetisation Taboo to Save the Euro)的著作中,特锐亚的经济观点可以略见一斑。在特锐亚撰写的章节介绍部分可以看到,他认为,欧元区债务上升,是欧元统一货币的主要威胁。通过结合财政紧缩、经济增长、调节通胀共同保持债务稳定的政策失灵了,因为这三者是相互对立的,只有量化宽松对债务上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他还认为,财政刺激政策应该用来促进需求和产出,而加大公共投资是促进增长的关键所在。他还主张,社会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来源,应该按照有条件和临时的原则,在欧盟层面进行筹资解决。

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到,与几乎与欧元势不两立的萨沃纳相比,特锐亚对欧元的态度和立场,相当温和并具有建设性。

另外,意大利新政府还将于下周初在议会两院进行信任投票;迪马约和萨尔瓦尼还分别担任劳工和经济发展部长以及内政部长,而外交部长则有亲欧的前欧洲事务部长恩佐·米兰尼斯(Enzo Milanesi)担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