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行再释放7000亿流动性,年内继续降准可期

第一财经APP 2018-06-24 22:40:44

作者:徐燕燕    责编:任绍敏

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

24日傍晚,年内第三次降准的靴子终于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定向降准是为了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旨在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将释放近7000亿流动性,为截至目前年内最大力度的一次流动性释放。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相比MLF(中期借贷便利),定向降准能够释放长期资金,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实体融资、缓解信用压力。不过,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导向并没有改变,预计年内还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

降准支持“债转股”属首次

此次定向降准为年底第三次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按照央行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上述会议的有关部署,旨在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央行等相关部门。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此次定向降准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商业银行债转股资金问题,这一提法实属罕见,可见目前政策层仍然认为防风险为重中之重。

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与实施机构在2016年便已初具雏形,诚通国新、各类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系AMC都已设立并参与了诸多业务,所以实施的机构、运行框架都较为完备。在过去两年,对企业杠杆,尤其是对高杠杆国企的降杠杆起到了较大作用。

“但时过境迁,目前债务问题从国企杠杆悄然演变成民企信用风险。核心在于调动银行主动处置债务的积极性,同时又要降低对银行传统表内业务风险计提等冲击。”明明表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资金支持的“债转股”项目要满足的条件,一是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也就是说,不支持“名股实债”的项目;二是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三是“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法律法规,由项目相关参与方协商确定;四是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相关实施主体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五是实施“债转股”项目应当有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发展动能,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此次定向降准的第二项内容是,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央行宏观审慎评估。

上述会议要求,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关于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合格抵押品范围。

明明表示,此次定向降准政策从部署到落地再到正式实施周期远远短于2018年1月定向降准从部署到正式执行的时间长度。近期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引燃市场悲观情绪,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愈发凸显,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合时宜。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随着银行存款成本持续上升,以及监管日趋严格,表外融资回表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向企业端传导,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尤为明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进一步降准有利于释放长期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本次定向降准和此前两次相比,有了新的创新,更加体现出结构性。根据目前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去杠杆的情况,M2增速还在一个较低水平,此次定向降准释放7000亿规模的流动性,仍然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体现。

呵护市场流动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年初开始,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但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较去年底更为明显。

4月25日,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通过降准置换MLF,此举释放流动性近万亿元。

近期为了缓解年中的流动性压力,央行未雨绸缪,在6月1日先是扩大MLF担保品范围,随后超额续作4630亿元一年期MLF,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6月19日,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1000亿元,同时开展MLF操作2000亿元。鉴于19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500亿元。央行此次操作共释放2500亿流动性。

而在此操作之后,再次通过定向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更是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

海通证券在点评中指出,本次定向降准意味着货币政策进一步边际调整,宽松力度加码,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实体融资、缓解信用压力。但降准对信用压力的缓解、对社融的支撑作用或相对有限,经济下行压力和信用风险依然存在。

更多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货币政策的操作仍将“强监管+稳货币”,有针对性进行流动性风险对冲,年内继续降准可期。

长江宏观称,去杠杆将是“持久战”,未来紧信用与宽货币搭配。债务收缩推动去杠杆的同时,宽货币结构性对冲紧信用的影响,引导资金流向、优化经济结构,助力经济转型。

温彬表示,今年年内仍有1~2次定向降准的空间和可能。不排除降准置换MLF的方式,降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成本。

明明则称,预计下半年仍有可能降准50~100个基点。一是中国法定准备金率为15%,在世界范围内仍处相对高位,应在目前背景下尽快降下来;二是下半年资金缺口仍然存在,应该持续供应流动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