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治污战揭幕,强化信披整治违规并举

第一财经 2018-07-15 22:09:16

作者:张婧熠    责编:任绍敏

针对上市公司隐瞒环保处罚信息的行为,证监会全面从严处罚。同时,监管层及交易所也敦促上市公司切实履行环境信息披露义务。多措并举之下,A股市场的防污战已拉开大幕。

2018年,是A股上市公司完善和加强环保信息披露的关键一年。

在以往,为了躲避监管和避免股价波动,部分上市公司对环保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对于受到的环保处罚信息甚至选择不披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百家上市公司披露环保相关信息,其中不少是主动披露。

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1420家披露了2017年年报的沪市公司中,超过六成披露了环境保护相关信息,较2016年增加了235%。

近年来,环保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大幅提升。针对上市公司隐瞒环保处罚信息的行为,证监会全面从严处罚,年内已对多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同时,监管层及交易所也敦促上市公司切实履行环境信息披露义务,严格遵守相关内容和格式要求。多措并举之下,A股市场的防污战已拉开大幕。

“环境信息披露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有助于让市场用脚投票,激励环境表现好的企业,惩罚表现差的企业。”在14日的2018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说。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

年报里的防污战

“语焉不详的少了,充实有料的多了,大部分沪市公司都能按照有关规则要求,详细披露公司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在回顾2017年年报披露时,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示。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是最有效的监管抓手,也是践行环保社会责任的最直接途径。

以上交所为例,披露2017年年报的沪市公司中,有855家披露环保相关信息。其中,386家公司是重点排污单位,还有439家公司则是自愿披露。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沪市公司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上市公司环境信披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改善。“多数公司披露了主要污染物名称,还对排放方式、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自行监测方案等情况进行了披露,全面介绍公司的排污情况及防治措施。”上述负责人称。

更为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为投资者真实展示企业的发展全貌,也让市场更全面地看到A股防治污染战的进展。

发生在一些污染治理“老大难”行业的最新变化是,上市公司在推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同时,开始加大环保投入、转变发展模式。

针对煤电这一传统的“排放大户”,早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能源局就共同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逐步降低平均供电煤耗和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而当前煤电业的节能减排进展,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可见一斑。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统计2017年数据可见,沪市16家煤电行业公司节能减排任务均已接近尾声,有公司甚至已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现役发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华电国际2017年一年的环保资本性与成本性的总投入达55.87亿元,占其当年营业收入的7%;华银电力投入4.3亿元对现有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已占到当年营业收入的5.85%。

钢铁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超低排放的最新挑战。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就《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提出重点推进粗钢产能200万吨及以上的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从去年年报数据来看,多数沪市企业的经营和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稳步推进超低排放任务的进程。以马钢股份为例,2017年吨钢综合能耗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主要污染物烟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曾在宝钢集团工作35年,他在上述高峰论坛上说,钢铁行业是消耗能源很大的行业,也是排放量巨大的行业。炼一吨钢,需要1.6吨矿,产生500公斤废渣和大量的废气、废水。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

徐乐江称,全社会对环保的重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很多是先污染,赚钱后再治理。他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受益者,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要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污染治理水平。同时,环保产业企业也需要在行业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努力探索,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

年报里的另一种防污环保模式,主角则是那些非重点排污行业公司,且各行都有环保绝招。

航空运输行业的南方航空,通过优化航线布局和路径,引进绿色机型,利用大数据平台精确航油管理等手段,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6.3万吨。内燃机制造行业的全柴动力,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环保建设,目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已达到100%循环使用。因节约自来水而降低的资金成本,2011年至2017年累计达到778万元。

更多践行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还在不断涌现。以沪市金融行业为例,发展绿色金融已初有成效。比如,农业银行以差异化信贷手段引导资源配置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支持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向转变。

环保信披不容盲点

上市公司当前的环保信息披露全面升级,已经清晰地呈现了两条主线:一是不断强化上市公司完善环保信息披露,另一条则是从严处罚不断试探“红线”的违法违规行为。

马骏说,2016年,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原环境保护部等出台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分工方案明确提出,我国要分步骤建立强制性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制度,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为2017年起,被原环境保护部列入重点排放企业名单的上市公司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第二步为借鉴香港经验,在2018年实行“半强制”环境信息披露,企业不披露相关信息必须解释为何不披露;第三步为到2020年,所有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环境信息。

去年12月,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明确提出分层次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按照现行规定,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需要强制披露;其他公司执行“遵守或解释”原则,并鼓励公司自愿披露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强制披露环保信息,在此前呼声就颇高。除了从制度规章上予以明确之外,如何在执行细则上落实到位,也备受市场关注。第一财经了解到,目前,上交所正在制定新的环保信息披露指引,强化环保信息披露;对未按要求履行环保信息披露义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公司,加大监管约束和惩治力度。伴随规则的细化和落地,上市公司环保信披制度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为防止上市公司重蹈“报喜不报忧”的选择性信披,监管层连续重拳出击,从严处置环保信息披露违规的各类事项。

仍妄想以“晚报、瞒报”而蒙混过关的公司,首先成为重拳出击的对象。就在上月,*ST三维、辉丰股份、上峰水泥都因环保问题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经查明,*ST三维在2014年至2017年间多次收到地方环保局行政处罚书,被责令改正污染行为;上峰水泥在去年地方联合检查中被发现子公司存在污染环境行为,已被当地公安局立案侦查。但上述公司均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目前,两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已被证监会处以罚款和警告处分,后续还要面临投资者的民事索赔。

7月12日,辉丰股份发布一则《关于董事会秘书辞职》的公告,因环保信息披露不真实,受到深交所公开谴责,该公司董秘孙永良被动“下课”。

6月下旬,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被深交所函询。此前,该公司因重金属污染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整改。

从严监管的重拳,还在不断前置。在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行政许可的审核中,环保问题一直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带病”上市公司闯关资本市场的机会甚微。对于已上市的公司,交易所在日常监管中也加大了环保信息的关注;对于存在环境污染情况、信息披露不完整的公司,加大监管约束和惩治力度。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雄塑科技、晶华新材、绿色动力、众兴菌业、岱勒新材、石英股份、芭田股份、渤海股份、安纳达、南风股份、新安股份、吉华集团、信隆健康、中航三鑫、武进不锈、三超新材、南京熊猫、和胜股份、龙蟒佰利、广济药业、凯马B等超过20家公司,披露了其与子公司涉嫌环境污染、停产整顿的情况,以及环保部门实施的相关行政处罚情况。西部黄金、金钼股份等则对此前未及时披露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补充公告。

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环保违法违规成本,与强化信息披露形成有效互补;A股的环保信息披露升级,最终也将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第一财经记者章轲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