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李光耀被尊称为新加坡的国父,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起到2011年淡出政坛,他担任新加坡总理31年,担任内阁职务52年,在新加坡政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新加坡从一个缺乏经济禀赋和安全保证的弹丸之地,跃升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

盛世缔造者的传奇人生

揭秘传奇人生背后的故事

  • 【他的偶像】李光耀崇拜马基雅弗利 而马基雅弗利是残忍治国的代名词

    李光耀曾说过,他从不在乎民调结果和民众支持率。他说:“我认为,太在意民众支持率的领导人是软弱无能的领导人。”他说:“在受人爱戴和令人畏惧这两者之间,我始终认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是对的。如果谁都不怕你,那就毫无意义了。”在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排挤政敌,对西方的批评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权,把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国家变成了一个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

  • 【一党独大】高薪养廉制度及铁腕反腐 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但绝对清廉

    几十年来,李光耀一手创建的人民行动党都是新加坡的执政党,虽然新加坡也有一些反对党,但是并不成气候。一般认为,在一党独大的情况下,极可能出现权力寻租,但是新加坡却没有,许多人把这样的局面归咎于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以及李光耀的铁腕反腐。

  • 【严刑峻法】执法严格处罚严厉 新加坡一直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

    漫步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看不到身穿制服的“执法员”和“协管员”。但无论是人头攒动的商业中心,还是僻静冷清的社区小巷,没有人随地吐痰,没有人乱扔废物,就连街头的摊贩也都自觉地把周围收拾得干干净净,地面上看不到垃圾。公共场所无人违反禁止吸烟的禁令,交通要道也无人不顾交通指示随意穿行。

  • 【平衡外交】"以小搏大" 成了李光耀外交战略思想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李光耀曾经说过,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两个以上大国的竞争,小国就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李光耀以奉行平衡外交著称。首先是借鉴不结盟思想,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但不建立正式盟国关系。其次,采取类似于瑞士那样的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树敌,尽量在对立双方不选边站。再次,不选边并不意味着不发声,而是选准议题、找准时机,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彰显新加坡的存在和影响。

  • 1978年邓小平出访新加坡 李光耀接机

  • 李光耀与夫人柯玉芝

  • 李光耀在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里的蜡像

新加坡模式的对与错

  • 保持经济增长 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在李光耀头上,“新加坡经济奇迹创造者”是一个夺目的光环。事实证明,他以高效而富有远见的领导,将一个贫穷的小渔村打造为先进城市。

  • 实行严格的社会控制 廉洁执政

    他所发展起来的“新加坡模式”,即保持经济增长和实行严格的社会控制,使他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治国效率和廉洁执政备受赞誉。

  • 被指责牺牲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加拿大《环球邮报》批评说,在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的同时,新加坡牺牲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如今,反对党通过社会网络猛烈批评“新加坡经济奇迹”背后的阴暗面。

  • 创造力被扼杀 人们过于循规蹈矩

    有专家认为,政府包揽了几乎一切,导致人民思维不活跃。新加坡在学术方面非常落后,虽然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在科技上一直没有什么竞争力。

新加坡国父的人生回忆录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