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浦东的科创使命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2019-12-27 15:13:33

责编:李瑶

举报

本期嘉宾:

徐敏栩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傅红岩 上海浦东科创集团董事长

楼 琦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洪斌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CFO

任德林 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周伟芳 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耀昌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浦东—中国科创中心主战场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如今,浦东新区以上海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1/2的税收总额。浦东新区是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两大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在这里,以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为代表的六大硬核产业迅速发展。今年科创板注册制这一项中国资本市场的重磅改革,让大家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上海浦东,因为这里集聚了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而他们,都是科创板强有力的企业储备。科创企业纷纷选择扎根浦东,离不开浦东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支持。

上海浦东科创集团董事长傅红岩表示,浦东可以说是上海的龙头所在地,尤其是浦东开发以后,在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浦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先天的优势条件。

浦东为什么人才济济?

首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尤其是科创企业,对高端科研人才有很大需求。而近年来上海先后出台的“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科改25条”等政策,极大地吸引力了众多有分量、有质量的科创企业落户浦东。

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伟芳表示,万业企业20多位从美国回国创业的创业者聚焦在离子注入机行业已经超过二十年,他们都被浦东的人才政策所吸引,回国筑巢引凤。为了能把人才留得住,浦东配套了一系列的人才策略,比如帮助他们的亲眷快速落户上海,并在就业、就学、入住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直通车服务。另外,为了将人才发展成永续的人才,浦东和上海丰富的高校资源为企业提供了支持。“集成电路专业日趋成为了重点资金支持的重要专业,每年毕业的重要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或博士生,都成为企业在第一优先级去招揽的优秀毕业生。”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徐耀昌认为,做新药研发一定要来张江。“如果是没有方方面面的人才,新药研发很难做起来的。张江已经有很多外企在这儿了,也就是说招募了很多国外的科研人员,加上国内企业科研人员,经过几年培养以后,他们都在上海安家了。所以在人才方面,张江有独到的优势。”

科研装备完善的“张江药谷”

有了人才这一软实力,科创企业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对于以创新药为代表的科创企业来说,研发过程中少不了一些专业化的硬件设备的支持,而浦东张江完善的配套设施恰恰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表示,新药在研发过程中,有安全评价的要求,包括中科院药物所,上海新药的安评,筛选的中心都落在了张江。“新药开发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科学装置的支撑,比如说蛋白质中心,比如说软硬X射线的支撑,比如说同步辐射光源,这些专业化的科学装置也都集聚在张江,为中小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的大型专业化设备的供给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政策扶持+政府服务 为科创企业加持

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专业的基础设施将科创企业的目光吸引到了浦东,接下来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服务得以让科创企业真正在浦东落户立足。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任德林表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使得维亚在科研投入上减掉70%的费用。另外,因为维亚是科技创新企业,在税收方面又从25%减到15%。除此之外,自贸区的一些特大项目的支持政策也为维亚建立跨境孵化平台,大分子研发平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通过这个孵化器平台,我们能够成功地从国外引进将近30多家我们认为是国际一流的研发项目。这和浦东政府的政策倾斜是分不开的。”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CFO孙洪斌也表示,对初创企业来说,政务的透明度很重要。他们是留学生回国创业,对当时中国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不清楚,而张江当时一站对口的服务,有专人来为留学生服务,这使得他们相对顺利地渡过了初创期。

政府搭好台 企业唱好戏

政策的倾斜为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在浦东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为了让科创企业在成长阶段能继续唱好戏,浦东政府努力搭台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各技术参与方的对接与碰撞。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在第一财经科创大会上提到,这几年浦东在科技型孵化器的打造上呈爆发式增长。156家孵化器、100万平方米的孵化面积、3500家孵化企业,形成了浦东产业创新的基础力量。同时浦东也要打造一批高能级的专业化的加速器,跟当地的产业结合,具备对产业的专业化技术服务能力和加速培育能力。“对孵化器和加速器,我们都有相应的政策,对它的绩效奖励不高于300万元,对入孵的企业每年也有不高于15万元的租金补贴。同时,在产业园区,浦东有24个专业的园区,规划面积243平方公里,围绕硬核产业来规划人工智能岛、集成电路设计园区、创新药产业基地等高标准的产业园区,为企业的施展提供了保障。”

在产业服务方面,楼琦提到,“我们在2005年就打造了第一个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的拎包入住。科学家只要带着自己的想法,他不用建自己的实验室,就可以进到我们给他准备好的实验室开展研发工作。”楼琦表示,在张江有张江模式叫VIC+Q。

科学家只要有自己的IP,创业资本可以在张江找到,CRO的公司张江提供,企业只要负责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这样,创新创业企业第一步不是去考虑实验室怎么建,而是想明天怎么样开展实验。因此从时间上、效率上、成本上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创业成本。“实验室里的事情企业自己来负责,实验室外有我们的服务支撑。”

政府平台公司多方位助推科创企业成长

实验室外,政府的产业平台公司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在包括融资、战略部署、上市培育孵化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傅红岩表示,上海浦东科创集团与上交所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在上市培育,科创企业早期的孵化,以及在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债发行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合作。同时他们也和上交所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创新企业定期和上交所一起进行培育辅导,使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和资本市场对接。

周伟芳表示,万业企业最开始主业并不是做集成电路,但2015年,浦东科投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进驻,对万业重新进行了战略定位,要将其打造成国内数一数二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平台。“正是有了浦东科投的进驻,为万业梳理了清晰的转型方向,使得万业现在向集成电路转型的步伐更加夯实。”孙洪斌也表示,“我们当时第一笔股权类的投资,是由上海政府性的投资机构来完成的。当时上海实业投了我们,然后张江科投和张江集团进行接力。我们集团历时21年,张江始终不离不弃,是我们重要的股东之一。”

第一财经《首席评论》出品

编导:赵楚琪

制片人:尹淑荣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