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疫情期间 如何给民企纾困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2020-02-10 13:44:50

责编:于璐

举报

疫情期间,现金流告急,民企如何自救?政府输血如何精准滴灌民企?《首席评论》战“疫”特别节目《纾困民企危机》持续关注,本期为上集《疫情期间 如何给民企纾困》。

节目嘉宾:

张岸元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毛大庆 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

连线嘉宾: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张言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逐步蔓延,以及春节后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全国各地延迟开工等政策发布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开工和发展问题成为舆论焦点。众多中小企业在2019年基本上保证了“弱企稳”情况,但面对2020年疫情的冲击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疫情期间,我们如何为民企来纾困?

疫情带给民企生存危机

(上海制造业代表)艾录股份董秘陈雪骐:公司的现金流储备最多也只够支撑两个月的时间。

(新疆旅游业代表)新疆疆行志旅行社负责人王帅:资金压力主要就是员工的工资、房租以及车辆。

(河南互联网行业代表)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我们每天支付的工资、福利、运营加上租金的成本,每天都需要支付十几万块钱。

(北京信息技术行业代表)兴竹信息董事长赵翔玲:无法进厂开展业务,你说甲方怎么会给我们付款,没有钱,我们又怎么给员工发工资?

张言:从行业属性、员工人数、营收规模,包括现金维持时间等等这些维度,这些急需输血的中小企业都具备什么特点?

毛大庆:这次疫情直接带来影响对于中小微企业,特别要注意在线下消费场景的打击和影响是较大,比方民宿、旅宿、旅游等。

再者是面临着节后交付产品的民营企业,由于延期交付等带来的差距季节性损失;即使交付了,也面临着对方不要产品的情况;其中,相当于一些工厂面临着因工人不能复工等导致带来这些损失。

还有,2019年,很多民企因线上流量枯竭开始转线下,例如很多正转战到线下的线上教育,现在面临着退课费,一个公司退课费可能多达一个亿;同样还有一些文化产品公司,现因春节囤积大量货品,结果颗粒无收。

另还是出口方面,虽然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中国不是疫区国,但仍带给很多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问题,国外的需求方马上选择了第二、第三个备胎供货方。

张言:北大、清华两个高校联合对900多家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显示,34%企业只能维持一个月、33.1%的企业可维持两个月,换句话说,就是60%以上超过一半的企业的现金周转就维持两个月;最多的是,超过80%企业最多维持三个月。维持现金的时间跨度很短,为什么会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毛大庆:这次灾情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了我们社会新型服务业成长的一个局面,我们整个社会在转轨。像北京、上海这些大的城市GDP领先,实际上,第一位的推动力已经变为第三产业或者社会服务业。

第二点,从大量的VC、PE、投资人(投资),到后面的成长起来一大批创新类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成长的周期大约也就是三、四年,四、五年并没有创造真实的、大量的利润,还在成长过程之中。另外,这些创新类公司还非常依赖快速的现金流的堆积。

张言:调查问卷里提到了,29.58%的企业在2020年的营收可能会下降超过50%,58.05%的企业可能会下降20%以上。张岸元先生,这个数据您觉得客观吗?

张岸元:它是目前的预估的数据;因为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整个疫情持续的时间,尤其是相关应对疫情的严厉的措施、持续的时间。从目前来看的话,如果按照一般的分析,这个数据判断基本上还是符合实际的。

张言: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个情况是现金的维持跨度、营收目前有可能下降的幅度。假如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够即刻去解决的话,对于整个经济链条的影响会是什么?

张岸元:它有一个递延的效应,对(民营企业)它后面的营收、对它后面的预算,可能会影响到一季度乃至二季度。到目前为止,主流的观点,一般认为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会下0.5到1个点,换句话说,认为(经济)增长可能在5%左右。我个人觉得这个判断显然是太过乐观了。

这里面有两点我们特别要防范:第一个,一定要防止部分经济组织由于长时间的缺血。由于现金流断裂导致经济组织的坏死;这直接决定了下一步到疫情解除之后,经济恢复期间,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一定要让它存活下来,企业必须要存续下来。

第二个就是就业的问题。没有现金流的情况下,能够多长时间向员工提供工资,;一旦说如果说劳动关系被解除,或者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大幅下降低甚至变成零收入,很可能对下一步消费的恢复,甚至包括社会稳定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金流告急,民企如何自救?

据统计,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眼下,受疫情影响,它们最大的困难就是现金流,房租、员工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每一项都与现金挂钩,解决现金流问题迫在眉睫。

陈春花:我主张在疫情期间挑战极限式的去降低成本,其实是说这要比平常降低成本的力度还要更大。一方面是如何严控自己的资金,自己的效率,另外一方面,其实也可以在业务上去做调整,让好的业务方向能够让成本的效率更高。

毛大庆:极限降成本不是裁员,不是先把人裁光,是先把那些不必要的业务、之前错误的业务选择和一些不必要业务动作坚决斩掉;找钱当然不限于去找银行、找政府、找贷款,可能还可以找股东。第二个问题是倒算现金流,把一些工资缓发,比方把一些可以递延的成本去跟你的上游合作方去商量。

张言:在这个问卷当中,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大比例,为62.78%;22.43%的企业裁员降薪。为了渡过难关的话,因此,减员降薪,这个企业自己选择什么?裁员是不是企业自救的第一选择呢?

毛大庆:减员降薪肯定是很多企业最容易采取的措施,但杀伤力也是很大的。有一些公司采取了降薪或者缓发工资、半薪等等这些办法来试图去渡过这个时间点。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刚性问题,最快来的问题可能还是偿还贷款或者续贷、或者增信等等这样的问题。

张岸元:这两者之间必须要选一个的话,我觉得是不是大家把劳动关系给维持下来,薪酬可以减一点。现在裁员对下一步经济的恢复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减薪这个环节中,从政府维度上来看,其实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包括之前的各类社保,尤其是失业这种保险,在这段时间内有没有可能作为员工的收入来提供给民营企业;有没有可能在今年全年让这部分薪酬不计入今年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综合计征的税基等等。

民企“急诊”,政府如何输血?

张言:问卷中50.2%的企业是占最高百分比,希望你直接补贴我;无论是社保、租金、员工薪资或减免,但是补贴一定是站在他们希望的前面。

毛大庆:(企业)它没有进来的钱,你现在给它减负,还没有解决它的燃眉之急,这是现在特典型的,比方对人力特别依赖的企业。刚才张老师提到“坏死性的状态”要特小心,这有三个方式,第一个是减租,第二个是五险一金的递延,第三个是税收;我觉得这三个手段都被各个地方政府颁布的政策里采用,但是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或者包括一些小型的个体工商户来说,这些方面并不解决马上的问题。

张言:就是“你一时一刻管子插在我身上。一时一刻不给我输送营养血液,你一碰我可能就很脆弱”。那么,这种情况下,政府或什么相关机构就直接“给”吗?就只有这样应对吗?

张岸元:政府它是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方),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就是一个取和予的关系,一个是“取”,一个是“予”。从短时期内来看,政府率先能够做的一定是少取多予,未来最好能做到不取多予,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是,我认为政策的整个的酝酿和出台是需要时间的,你不能够想象1月22号开始全面的采取严厉的措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要让政府筹措大量的资金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发放,这个是超出政府执行的能力。

1.7万亿流动资金如何精准滴灌民企?

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通知》提出了30条具体举措,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了货币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月4日,央行向市场投放1.7万亿流动性,来缓解因经济活动放缓而造成的资金紧张,支撑市场信心。

2月7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重点从增量、降价、提质和扩面四个方面着手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于小微企业受疫情的影响出现的暂时性的困难,银保监会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采取了多种帮扶措施,部分银行对湖北省内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且不少银行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增加了专项的信贷额度,对逾期的利息给予了减免,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

张言:张岸元老师您觉得这样的一个动作,对于受我们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这些企业们,能不能做到一个精准滴灌?

张岸元:坦率地说,我觉得这样要想对中小企业进行精准滴灌的话难度还是很大的。

因为这1.7万亿的流动性的提供还是比较偏总量,它是一个总量层面的政策。如果说过去一二十年,我们都没有能够特别有效地解决所谓的精准滴灌的问题,所谓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话,那么目前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仅仅希望一次流动性提供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特别的疫情冲击面前,实际上它是应该财政部门在这里面做更多的工作。原有的商业银行体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这样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有很大的改变,这个难度很大

张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它有定向的措施部分,然后也有总的流动性的投放部分,那么这些动作不需要做了吗?

张岸元:这些动作是一个前提。你首先得保证大河里面流水,然后你才能保证下面的枝枝杈杈能够被灌得了。但如果你大河里面都没水的话,下面肯定是没指望了;更进一步的说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这些具体的机制上一定要有新的创新,否则过去这么多年来,小微企业融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难,一定会在这段时间内继续延续。

曹远征:定向降准降息 支持中小企业复苏

张言:就货币传导机制问题,我们来听一听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曹远征先生从货币的角度谈传导。他的核心观点认为要有定向的降准和降息,来支持中小企业。

曹远征:关于货币传导机制,我们注意到,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型之中,是从传统的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利率市场化。在这样一个转型中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当然需要重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间当然有一些传导不畅的问题出现。只不过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传导不畅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坚持利率市场化这样一个改革方向以外,更重要的也需要采取一些配套的措施,比如数量型的定向精准的扶持政策。例如,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是这次扶持的重点,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个定向的降准、降息,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复苏。

金融扶持重点需区别对待

张言:关于这些急需要血液的中小企业,你不能给它抽贷、断贷;贷款对它来说或是一种资金,对它来说现在是非常重要和急需的。只要断掉,那它就一定面临着死亡。可是企业本身现在现金流不足,或者也没有固定资产等等,那中小企业此时怎样来获得金融机构给的新增的贷款部分呢?

毛大庆:这确实是个挺大的问题,当然我们也看到过国际上采用过的一些方法,比如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的一个抵押物进行贷款,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用来做抵押的一个资产;还有比如做可转债,当然这是基于这个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做可转债。确实我们是不是要稳住一个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不惜代价的。

张言:一笔钱,我是支持谁不支持谁?

张岸元:得区别行业的这种现金流的特性、杠杆率以及是融资的可获得性,来确定扶持的重点。

第一个得关注到被冲击的行业,它们的需求未来有没有回补的特性。有些行业在灾情期间、疫情期间,需求是大幅下降的,但这个需求它实际上是没有消失,未来可能会重新恢复;相当于这个需求是延后了,那么这一类企业的话,显然可以去扶持它。但是,另外一类企业可能就非常困难,它相关的需求在这段时间消失之后,未来没有回补。

第二个是杠杆率的状况,换句话是企业目前的债务状况,尤其是对当期经营现金流的依存程度到底有多高。有些企业当期受冲击很严重,但是它的杠杆率并不是很高,或者说它对当期现金流并不是特别依存,这个时候可能它就不一定是当期救助的重点。

第三个要关注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就说这些行业它的资金可获得性是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2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表示: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在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在资金保障方面,截至2月6日下午5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667.4亿元,实际支出284.8亿元。在政策保障方面,截至2月6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十余条财税支持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加大防疫物资和医药产品供给保障力度,帮扶相关企业渡过困难期。

曹远征:财政政策它区别于货币政策,它更注重于结构性的安排,我们注意到这次疫情冲击也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我们看到三类不同的行业,一类是传统的基建行业,这是中国的相当重要的行业,占投资的25%以上,这个行业基本不受疫情的影响。第二个是制造业,尽管受了疫情的影响,但是也相对比较小。最重要的影响是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受到冲击是比较大的。

那么,应该针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安排,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支持现在是比较重要的而服务业中间有很多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像流通型的小店、小饭馆,是这次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对此,货币政策除了做结构性安排,最重要是财政上要给某种支持,比如财政贴息贷款、财政上的直接支持和财政上的采购,再比如我们注意到像苏州已经开始租国有资产的房子可以减免房租,这些办法都是可以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好办法。

策划:赵新艳 张言 马瑞瑞 张媛

编导:王双阳 王建爱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