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赵伟:经济逐步恢复 警惕供给冲击带来的涨价压力丨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2022-12-11 10:38:30

作者:梁相宜    责编:赵伟

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背景下,四季度的经济怎么走?当前的经济增速长期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如何让经济重回合理的增长区间?
举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通稿只字未提房地产,疫情相关表述明显减少。会议提出,在已“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下,要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整体好转”或比去年底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提法对政策要求及明年经济工作的要求更高,政策更加偏向推动经济增长的态势越发清晰。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月度PMI、外贸进出口以及通胀数据来看,外需加速下滑背景下,经济增长将以内需驱动为主。但内需目前也仍有阶段性压力,通过各项政策的优化、落地、实施,中期回归将成为大势所趋。

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背景下,四季度的经济怎么走?当前的经济增速长期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如何让经济重回合理的增长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明年经济增长目标该如何设定?房地产金融16条将产生怎样的效果?核心CPI长期处于低位,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

赵伟的主要观点:

四季度仍存在内外需双重压力

被压低的需求天花板需要及时修复

激励机制的重建对恢复信心极其重要

明年5%的增长目标相对合理

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对信心恢复有支撑作用

相比总量工具 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更强

经济逐步恢复 服务业领域通胀压力或将显现

明年通胀压力总体不大 猪肉价格可能是推高因素之一

解决需求不足问题核心是经济活动恢复到相对正常状态

四季度仍存在内外需双重压力

第一财经:感谢您接受第一财经的专访。我们看到疫情的防控政策在不断的优化,在这个基础上,您对四季度的经济走势怎么看?

赵伟: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跟踪的时候会发现高频指标,在10月中旬前后普遍出现了走弱的这样的一个迹象。那么跟国内的需求走得比较近的,你比如像高炉开工率,这是跟生产端的行为走得比较近的指标。像沥青的开工率,它是属于跟基建走的比较近的高频指标,再到地产这一端。基本上它反映的是各个维度的跟国内需求走的相对比较近的一些指标,在10月中旬前后都有一些走弱的这种迹象。

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还有一个外需本身最近一段时间回落的幅度比较大,回落幅度比较快。这种趋势往后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会拖累着四季度的经济,可能还有一定的偏弱的这样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上,因为我们知道,各个地的疫情的反复也是比较明显的,疫情反复的过程当中,我们又看到人的流通的速度很明显受到了一些影响。物流层面的话,像卡车货运物流类似这些指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影响相对弱一点。所以可能四季度在终端需求端可能还会受到这种消费场景缺失的这种影响,可能还会受一定拖累。所以四季度的经济还是有一定走弱的这种压力的。

被压低的需求天花板需要及时修复

激励机制的重建对恢复信心极其重要

第一财经:当前的经济增速长期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明年如何让经济重回合理的增长区间?您有哪些建议?

赵伟:我建议的话主要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我们现在压制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些问题,要有适当的缓解或解决。现在来看物流是最典型的,人跟物的流通速度被压低以后的话,会有一个经济效应。你会发现越往终端需求去看,它其实受这个因素的干扰会层层加大,所以就特别容易变成了,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修复的天花板是低于投资需求修复的天花板的,投资需求的话会低于生产端的修复的天花板,就天然形成了一个天花板效应。所以像解决人和物的流通速度,怎么样可以减少对正常的人跟物的流通速度这种运行的干扰,我觉得很显然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的话,我觉得在很多的环节是一个激励机制的重建还是需要的,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的重建或者是激励机制的这种支持。你比如说像消费端,像消费信心的修复,你比如说企业端的话,对于政策预期的这种稳定,或者是对于未来的信心的修复等等,这些对他们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稳增长其实力度还是不小的,稳增长力度不小同时的话,发现对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也好,或者其他方面的这种支持效果体现的不是特别明显。为什么?很多钱趴在企业的账上,所以我们看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是最近一些年以来最好的一年,信心的修复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可以更好的激励他们经济活动恢复的这种政策的推动,有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明年5%增长目标相对合理

第一财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您认为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如何设定?

赵伟:目标的设定,它的意义在于第一给各级政府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告诉大家明年政策工作的重心在哪个方向上,所以这个目标的设定还是有它意义的,在现有的发展阶段。那么我们知道今年的GDP增速全年应该是在3%出头的水平差不多,因为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大概在3%。假如说明年的话是5%的经济增速的话,对应的两年的复合增速大致是在4%左右的一个水平。

我们知道在去年和前年,也是在疫情干扰下的经济的运行状况的时候,那个阶段的时候两年的复合增速是多少?是5.1%。所以经济的潜在增速水平应该还至少在5%左右这样的一个水准。所以如果考虑到明年的话,出口的下滑会对于一些的产业链条产生影响,再考虑到其他的因素还有一些干扰的话,我个人觉得定在5%左右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对信心恢复有支撑作用

第一财经: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对于中国经济恢复带来哪些利好?将产生怎样的效果?

赵伟:首先的话像地产最近相关的政策调控还是变化挺大的,从保项目、保主体慢慢扩围,也在慢慢的扩大它的支持的范围等等,这肯定是对于整个的地产市场的一些的这个信心,包括之前保交楼的问题,包括这些都对一些信心的恢复会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相比总量工具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更强

第一财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到,要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您怎么看?

赵伟:我觉得可能还是像这种结构性的一些工具的有效性还是更强一些。结构性的一些工具跟财政政策结合的时候,它的效果会更好一点。那么我们很明显看到这一轮稳增长的特点,它是重基建轻地产的。地产的确也是大周期,受人口周期、人口结构的这种影响比较大,它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出现这种大的周期的波动。因为地产链条它是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一些信用派生的、产生资金需求,它可以起到信用扩张的很好的抓手的这样一个定位的作用。但如果说整个地产市场的话,很难出现像以前那样大的周期的起伏的话,你会发现原来的一些总量的宽松政策,它的效果就比原来要差。

像最近一段时期的话,我们推动了很多结构性的工具,结构性的工具反而效果特别好。你比如说再贷款的工具,你今年做的比较多的像交通运输类的,像绿色经济类的,像一些其他的地方的这种再贷款的工具的话,在具体落地的过程当中支持信用的环节,支持信用派生的这种效果会更好一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就让结构性的一些工具跟财政政策结合的时候,可能对稳增长的这种支持效果会更好一些。

经济逐步恢复 服务业领域通胀压力或将显现

明年通胀压力总体不大 猪肉价格可能是推高因素之一

第一财经:本周公布了通胀数据,CPI呈现了继续回落的情况。那么随着节假日消费旺季的来临,猪肉价格上涨的趋势有望延续。您对当前的通胀形势怎么看?

赵伟:国内的通胀问题我觉得短期来看不是特别严重。往明年去看的话,我倒是有一点点的小担心,担心在哪里?担心经济活动如果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可能有些局部领域的通胀压力会显现出来。因为我们知道在疫情期间,供给端也是受到了很大影响的。就是需求端受到影响之外的话,供给端受到影响也很大,尤其是服务业。我们可以看到服务业的供给是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的,供给量也少了很多。所以如果说是明年的话,一些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的话,那么有一些供给端受到明显冲击的领域的话,它是容易涨价的。

但是总体来看,我觉得一段时间以内国内的通胀压力没有那么大,我们大概也做了一下测算。往明年去看的话,明年上半年大概CPI应该在3%左右,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到明年下半年的话可能还会再低一点。之所以在这个阶段的话稍微会高一点,阶段性的推到3%以上的话,主要还是跟猪肉价格有关,您刚才提的猪肉价格。因为猪肉价格它是有它的周期规律的,这一轮猪周期还没走完,估计要到明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对于 CPI的这种拉动它都会有一些体现。另一方面基数的影响,也会使明年下半年通胀压力比上半年略小一些。

解决需求不足问题核心是经济活动恢复到相对正常状态

第一财经:核心CPI长期处于低位,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

赵伟:其实需求的前端指标是收入,收入的前端指标的话是企业利润,企业利润的前端指标是企业家信心。所以整个链条根结的点的话,在我看来还是像刚才提到的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的过程当中,企业利润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然后这样的话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就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同时的话他的就业状况也会好一点。

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受到了一定影响,可能几个原因都有:一个原因的话就是消费场景受到了影响;第二个的话收入以及收入的预期受到了影响;第三个的话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它本身的话对于大家的消费习惯,它也会产生一些这个影响,我觉得这几点应该都有一些干扰。那么如果说是经济活动能够恢复到相对来讲更正常的一些状态,那么我觉得有些韧性还是会体现出来的。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11'38''

汪涛:消费还不够强劲 就业收入楼市预期都相关丨首席对策

房地产仍是经济增长较大拖累,政策下一步如何发力托底房地产?央行层面是否需要为保交楼兜底?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

04-19 22:51
14'53''

罗志恒:财政政策加力 十万亿财政“子弹”为全年经济托底丨首席对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中央赤字占比达近年最高水平,中央加杠杆力度明显;政策应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以增强企业信心和预期。

03-16 09:52
11'27''

徐高:“先立后破”重点是对“破”的方面更加审慎丨首席对策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今年5%的目标更加进取,预计会有积极稳增长政策出台;新质生产力并不仅指高科技行业,传统行业也能焕发青春。

首席对策
03-10 14:01
11'51''

沈明高:把数字技术当作通用技术 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丨首席对策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表示,注册制之下应该是让更多的企业上市,特别是小市值企业上市,小市值企业通过上市以后能够规范化、透明化,使得并购大大加快,帮助了已上市的企业里面的整合,使得企业的规模做大。

02-24 00:16
14'48''

需求端应放尽放 不用过于担心放开后房价大涨丨首席对策

近期,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相继发声或者出台政策,内容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及产业政策、资本市场等。哪些最具亮点?哪些值得期待?哪些有进一步细化?

02-04 00:5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