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商的竞争战场正从传统的电脑和智能手机转向智能汽车领域。高通收购恩智浦(NXP)未果,其成为汽车芯片行业巨头的雄心因此受挫。
恩智浦股价大跌超过2%,跌破100美元。高通在周三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承诺如果收购失败,将支付恩智浦20亿美元的“分手费”,并最多回购300亿美元的股票。
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零售商。Gartner半导体行业分析师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通正在加大对汽车领域的投资,如果收购成功,他一下子就能成为汽车芯片的前几强。现在它在汽车这个市场就难了。”
根据Gartner的研究数据,目前恩智浦占汽车芯片行业市场份额比重为11%,紧随其后的是德国传统汽车芯片巨头英飞凌(Infineon),市场份额为9%。近年来新崛起的芯片巨头英伟达排名第18位。
目前高通在汽车以及其它可连接设备上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曾表示,在完成对恩智浦的收购后,这一占比将显著提升至29%,为公司创造超过100亿美元的收入。
Mollenkopf还说,目前的汽车行业很像2000年的手机市场,大批技术涌现即将颠覆行业,当时的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可以作为参考。但高通的转型也绝非一蹴而就的。
2016年智能手机芯片的市场规模仍然是汽车芯片的三倍。对企业来说,保证投资的回报率是至关重要的。以大力投入汽车市场的英伟达为例,英伟达的汽车业务直到目前仍未实现盈利。
St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师Stacy Rasgon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通过去20年的战略从未发生过任何重大的变革,此次收购将是高回报、高风险的。”
根据Gartner的报告,芯片在每辆汽车中的价值已经从从2000年的250美元飙升至350美元以上。另外根据研究机构IHS调研预测,一辆普通的新车目前含有616块芯片,2013年芯片的数量仅为550块。IDC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整个芯片行业在汽车方面的投入占比高达10%,约290亿美元。
“虽然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要比智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大不少,但是汽车更有成长潜力。”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高通超过90%的收入都来自于智能手机零部件技术,然而这一领域目前的增长不足2%。相反,汽车行业的潜在增长巨大,IDC预测,2015年至2020年间,汽车芯片的平均增速将达到7.7%。
未来汽车上所配置的所有显示器、停车传感器和防撞预警系统都将需要更多的芯片来支持。汽车自主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电子大脑和信息交流芯片的要求也就越高。而随着电子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零部件整合也成为一种历史的趋势。未来将会看到更多的远程功能被整合到一块芯片上,而这块芯片过去可能需要行业里供应链上多个集团的参与。整合后的好处就是,即使这个行业的整体增长趋势放缓,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仍然能够获利,高通在手机市场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公布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调查》报告预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年销售额将在五年内增至三倍,从2017年的472亿欧元上升至2022年的1400亿欧元。
如果成功收购恩智浦,高通将能够直接与这些公司进行竞争,但现在这一计划落空。不过,高通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销售以及技术牌照。而恩智浦无法生产高通设计的更为复杂的芯片。
从4月23日股权激励计划公告至5月9日创下41.25元/股的五年新高,短短一个月内股价飙升超139%,多路知名游资的频繁现身成为关键推手。
近年来,晶丰明源一直通过“买买买”来拓宽业务版图,先后收购上海莱狮半导体、上海芯飞半导体、南京凌鸥创芯电子等。
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审结54万余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
AI智能手机释放进展以及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或是韦尔股份业绩成长的关键
收购完成后,范思哲将成为普拉达的附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