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日举行的“解读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22年,四川省将基本建立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5+1”现代产业体系,即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是四川省支柱性、战略性产业,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省份第一。根据四川省此前发布的《四川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万亿元,年平均增速17.6%,总量约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的7.6%。
为此,省政府将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项目总投资将超过60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新增产值约5000亿元。
根据此前的规划,四川将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突破高端芯片、传感器、新型平板显示、信息安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超前布局前沿技术研究,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上市公司方面,四川长虹(600839.SH)、创维数字(000810.SZ)等未雨绸缪,布局新型平板显示研发;卫士通(002268.SZ)则致力于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在高端芯片研发方面,振芯科技(300101.SZ)已经拥有较大竞争优势、能够替代进口器件;鹏博士(600804.SH)建立了“宽带+内容+终端”的“云管端”运营模式,构建“云+管+端”完整生态链,全力推动“家庭运营商”战略的实施。
在装备制造方面,四川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在先进制造强省运行支撑平台建设方面,东方电气(600875.SH)在核电设备智能制造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在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等方面,四川也有不少优势企业,如银河磁体(300127.SZ)、天齐锂业(002466.SZ)、五粮液(000858.SZ)、水井坊(600779.SZ)等,均属于业内龙头公司,预计在政策扶持之下,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这家从四川走向全国的房企,正试图寻找三四线城市中的潜力股。
《措施》提出,对新建、改扩建A类通用机场项目,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估算投资的10%给予省级财政性资金一次性补助。
海南、广东、福建、江苏、山东、四川等多地已开展供需对接活动。
今年一季度,有15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三个省份超过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