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汇市冲击不断,新兴市场央行如临大考

第一财经APP 2018-08-14 19:34:38

作者:周艾琳    责编:于舰

2018年,在贸易摩擦、美元走强、经济转弱的背景下,新兴市场迎来巨大挑战——股、债、汇齐跌的格局从一季度末持续至今,近期的土耳其危机再度浇熄了新兴市场反弹的势头。

2018年,在贸易摩擦、美元走强、经济转弱的背景下,新兴市场迎来巨大挑战——股、债、汇齐跌的格局从一季度末持续至今,近期的土耳其危机再度浇熄了新兴市场反弹的势头。今年,新兴市场的央行可谓任务艰巨。

就传统逻辑而言,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措施是降息,而应对货币贬值、资本外逃则是加息。然而,今年新兴市场经济动能放缓,贸易摩擦导致资本大幅外流,加息可能是唯一的选项,但这也可能会加剧经济困局,这是各大央行面临的最大窘境,甚至还有部分央行因为政治的干扰而无法维持独立性。

土耳其央行独立性堪忧

近期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土耳其。8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把对土耳其征收的钢铝关税翻倍,土耳其货币里拉对美元狂泻近20%。

眼下,土耳其面临货币暴跌、外债高企、资本外流风险加剧的困局,央行出手加息似乎是稳定金融市场的必要手段,然而央行意外地没有出手,原因恐怕在于该国央行的独立性并不受自己控制,而这也恰恰是土耳其的问题所在。

尽管二季度土耳其央行加息三次(500个基点),但由于6月土耳其通胀率达到15.4%,是官方目标5%的三倍有余。市场仍认为土耳其央行应继续加息来防止通胀飙升、提升土耳其资产的吸引力,然而加息迟迟未至。

截至北京时间8月14日15:30,土耳其里拉对美元大幅反弹超5%,但市场并不认为短期内土耳其的债务、经济问题能够解决。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直强调高利率导致了高通胀,他认为“高利率是敌人”。今年早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计划加强对经济的掌控,更大程度地插手货币政策,央行须听命于他。

然而,这种干预也令土耳其经济问题进一步恶化。埃尔多安对高利率的厌恶使得央行无法用货币政策来应对接近16%的通胀率。多种政策利率和利率走廊使得政策变得不透明和无效,里拉继续贬值的势头也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土耳其面临庞大的、持续增长的债务负担。如果海外投资者不再买入土耳其债券,或者一旦土耳其无法将短期债务展期,货币危机将很快演变为经济崩溃,而加息也是吸引资金流入的手段之一。但就目前来看,土耳其央行难以采取行动。

多数央行加息对抗困局

今年下半年以来,加息应对今年的市场冲击仍然是多数新兴市场央行的做法,包括阿根廷、印度、印尼等。

阿根廷比索是今年最惨的货币之一,跌幅仅次于里拉。比索自4月下旬以来呈现自由落体状,今年以来贬值幅度已超50%。

为应对汇率危机,阿根廷央行将利率提高至40%,政府宣布将财政赤字率从3.2%降低至2.7%,并大幅减少政府公共项目和采购开支。今年以来,阿根廷央行降息2次、加息3次,利率净变动为增加1275个基点。然而,加息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该国通胀率仍然高达25%,且并未出现下降之势。

比索贬值也加剧了资本外流,国内各方竞相抛售本币、外资企业对阿根廷的投资也变得更加谨慎,各方压力叠加下阿根廷积重难返。

也正因如此,早前阿根廷再度向IMF求助。今年6月,IMF宣布向阿根廷提供500亿美元、期限3年的备用安排。一般而言,IMF的救助金伴随着较为苛刻的条件,不到万不得已,一般国家都不会发起求助。

印度央行从6月开始也连续加息两次25个基点至6.5%,这也是印度4年来的首次加息,一来是为了应对印度卢比对美元暴跌的局面,二来也是为了应对油价上升所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今年,印度卢比对美元大跌近7%。

不过,分析师也普遍认为,随着印度经济动能减弱,继续大幅加息或不现实。IMF认为,鉴于“废钞令”和2017年推出的商品、服务税(GST)等改革,印度短期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而较大的政府财政赤字、债务仍然是关键宏观经济挑战。

印尼央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加息模式。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央行宣布,把货币政策立场调整为紧缩,上调7天逆回购利率50个基点至5.25%,这是印尼央行六周内第三次加息。

之所以印尼需要如此激进加息,这与其极度依赖外资流入有关。西太平洋银行集团策略师陈淑贤此前对记者表示,“印尼的国债40%由外资持有,因此一旦资本外流加剧,印尼盾就会加速贬值,而这又会进一步推动资本外流,这一恶性循环也令印尼此前情况较为紧张。”

俄罗斯、巴西降息,中国不变

在众多央行中,俄罗斯、巴西和中国则是例外。

俄罗斯央行自2017年开启降息周期后,2018年2月、3月也分别降息25个基点至7.25%,旨在拉动消费、刺激经济。2017年末,俄罗斯通胀率出乎意料地下滑至创纪录低点(3.3%),连续第二个月低于央行4%的目标,为决策者接下来恢复货币宽松奠定了基础,这也与2014年油价腰斩、卢布暴跌所引发的通胀飙升截然不同。

此外,巴西央行今年降息2次,累计50个基点。为了应对雷亚尔贬值,该选择了巧妙的手段进行外汇干预,而非加息,毕竟巴西的通胀当前仍得到较好的控制。整体而言,目前基金经理普遍对于巴西市场的投资前景较为看好。

巴西央行的干预手段也为市场津津乐道。通过拍售外汇掉期合约干预汇市,令雷亚尔暂时企稳,又避免消耗过多外汇储备。央行在近端购买美元卖出巴西雷亚尔,那么就在远端买入巴西雷亚尔卖出美元。通过这样的方式,央行相当于借入美元,而不需要动用自身外汇储备,而借入的美元可以用于对即期市场进行干预,同时也可以推高雷亚尔的汇价。

在新兴市场十国中,唯一未对利率进行调整的是中国央行,但其还是通过各种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灵活调节。

例如,2017年和2018年早期,中国央行多次通过会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并结合MLF等操作来应对美联储加息;今年,随着外部风险加剧和国内经济放缓,央行此前也通过定向降准以及其他操作释放流动性。 

在中国,“加息”一般是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同时还存在金融市场利率,该利率早前因金融去杠杆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而上升。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此前也对记者表示,中国目前并无需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频繁地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应尽可能保持基准利率的稳定,让银行自主选择浮动幅度和比例,自主定价,这有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完善金融市场定价功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有助于银行的转型和改革,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新兴市场的问题在哪里?

之所以每次美元走强、外部冲击加剧时,新兴市场都会集体陷入窘境,其实与新兴市场的结构性通病有巨大联系——当美国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会大量借入美元,以大量信贷驱动经济增长,而这非常脆弱。同时,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结构性改革,更加剧了脆弱性。

国际清算银行(BIS)经济顾问与研究部门负责人申铉松此前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流动性就像潮水流出流进,美元弱势时,潮水就会流入(非美市场),反之则流出。这个大背景应该铭记于心。”

BIS也发现,美元和美元计价的跨境银行贷款存在负相关(强美元引发离岸美元荒)。此外,一国货币对美元贬值将打击新兴市场的实体投资动能,这都将抵消贬值对出口带来的好处。

当然,也不能将新兴市场混为一谈。像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新加坡元等亚洲货币的波动率向来较低,今年的跌幅也较小,这些国家一般都拥有经常项目顺差比较高的特点;而如巴西、阿根廷、印尼、土耳其等,则因为经常账户、负债占GDP比重都较高,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也格外脆弱。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