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式19日举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并致辞。辛国斌强调,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需求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力加强教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妥善应对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方面提出的新问题,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促进中国机器人领域持续健康发展。辛国斌表示,中国将在开放环境下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欢迎各国来华投资和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国家。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及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国内机器人企业开始推动以极高性价比策略激活国内潜在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并通过国产化核心零部件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在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最终盘活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2018》,该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 元。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7亿美元。2013年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29.7%。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4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43.9%,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而到2020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基本已经成形,且已经站稳市场优势位置,后发者追赶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再加上近几年外资产品价格下降很多(目前普遍比国产贵20-30%左右),本土化生产趋势渐显,在未来行业需求放缓的背景下竞争会更加激烈,行业可能进入洗牌的平台期。对于国产企业,坚守品质、继续向中高端产品进军,同时不追求全覆盖、而是选择自身有优势的特定细分下游做深做强是可能出路。
在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加速发展,A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中埃斯顿(002747.SZ)、机器人(300024.SZ)、亿嘉和(603666.SH)以及 汇川技术(300124.SZ)等值得关注。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有色协会锂业分会倡议: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 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
项目包括柔性可穿戴设备驱动的老年多系统慢病监测预警与中西医协同应用研究、基于国产多模态大模型的老年人认知障碍测评干预机器人、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养老护理仿人机器人系统等。
AI进化速递丨国家发改委: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装机规模预测,由215GW至255GW上调至270GW至300GW。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开工;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将持续推进5G和人工智能在国产大飞机产业的应用;联通云实现AI全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