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在21日至23日于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国将从五方面着力补齐短板。主要有:加强能源互联网、电力储能等新兴技术的引导;推动能源技术产业化,在海上风电,能源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率先推出一批自主技术和装备的示范项目;持续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国特别报告》认为,中国能源结构将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正越来越多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而煤炭需求有所回落。报告认为,中国能源结构将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强大的部署和有力的政策持续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太阳能光伏将成为中国最经济的发电方式,以水力、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引领的低碳装机容量将迅速增长,到2040年将占总装机容量的60%。
《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2018年中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作为未来清洁能源增量的主体,风能、光伏、核电等的发展是未来能源消费结构变革的重中之重,各细分行业龙头金风科技(002202.SZ)、上海电气(601727.SH)、协鑫集成(002506.SZ)和中国核电(601985.SH)等值得长期关注。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4月27日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本次回购增持潮中,国资央企“压舱石”作用凸显,民营龙头企业亦大手笔“护盘”。业内人士称,这体现出上市公司一致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
随着企业全力生产、消费市场稳步回暖,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南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核聚变技术的难度大,目前仍面临耐辐照、耐高温材料和超导技术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探索对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的金融服务,有序推进氢能、核电等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