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深圳市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新)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高特佳投资领投,源星资本跟投。
联新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包括向医院(等医疗机构)、医生、护士、患者提供智能硬件、应用软件、智能算法、平台软件、医疗物联网应用软件等系列产品。
源星资本董事长卓福民称,医疗在中国是一个痛点比较集中的行业,但这个行业并不好投。首先几乎没有原创药和原创技术,源星资本也在找中国的原创技术;第二团队难找,核心创业人物是其苦苦寻觅的对象。
针对医疗领域痛点,联新董事长兼总裁朱双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内医疗行业有两个主题,第一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国内患者医疗消费观点不正确,一些小病患者也要去三甲医院,造成了核心医疗资源的浪费;其二是缺乏慢性病治疗方案,行业并没有给慢性病患者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联新主要产品之一是医院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联新等公司解决方案,医院将更加智能地管理病患病历等信息,提高就医效率,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也有助于慢性病的长期疗养。联新官方数据称已为超过600家医院提供产品与服务,其中60%以上为三甲医院。
在全国医疗机构面前, 联新攻克下的医院数量只是冰山一角。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6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145个,民营医院19461个。
而实际上,主打医院解决方案的公司不只联新一家。某种程度上,针对医院的解决方案是个入口,数据信息二次挖掘计算将更有意义。
在原创技术稀缺的情况下,投资机构又如何寻找标的?
中国在医疗领域上的创新不足一直颇受诟病。投资机构新恒利达专注于医药项目的投资总监刘东成对第一财经表示,国内创业项目多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或先进技术的模仿。
国药资本董事总经理卓光崇称,医药领域国内原创技术是不多的,在寻找原创标的上,国药资本采用的策略有三个,首先是自上而下地行业研究,发现并寻找到细分领域的原创技术;其次是发挥国药集团产业优势,从产业链中寻找;再者是持续跟踪重点科学家、专家、大企业的研发负责人,籍此寻找原创标的进行投资。
在探针资本合伙人张辰看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技术创新一直是稀缺而奢侈的,标的非常难寻,在原有技术上进行创新、对原有技术进行整合的标的同样具有投资价值,探针资本在标的寻找上用的是“田忌赛马”策略,“大的医药集团往往会把研发实力投入在最前沿的技术上,有很多细分领域是大公司能做但不屑做的,探针资本会关注这些领域投资机会。”
张辰同时表示,相比于向医院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探针资本更倾向于关注向药企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医院项目很难获得收入,公司成长前景不明朗,如果是面向医院的公司,探针资本更倾向于关注A轮以后项目。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医生肖飞因在手术中突然离场引发争议,最终被医院开除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
商务部表示,这项工作“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公开资料中,这是大模型首次被FDA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
在处理诸如复杂病灶诊断,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的精准度测评已超过95%。
在AI浪潮中,蚂蚁集团能否通过AI医疗来撬动用户活跃和商业化增长值得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