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在IMT-2020(5G)推进组组织下,在北京怀柔成功打通了基于3GPP R15标准的First Call(数据业务), 正式开通华为在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中SA(Stand Alone)组网架构下端到端5G商用系统测试站点。华为完成了商用产品开发和北京怀柔外场SA测试环境搭建,目前SA测试行动有序,SA数据业务的打通更是为5G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又一里程碑。
随着5G标准的正式出台,我国5G相关测试、研发、试验将全方位展开,我国5G产业将全面启动。2018年上半年,3GPP全会(TSG#80)批准确定了5G独立组网(SA)标准。此次SA功能冻结,表明了5GRelease15版本标准的最终确立,意味着5G正式可以进入到商用阶段,而更多面向5G三大场景中mMTC场景和uRLLC场景的标准(5GRelease16版本)预计将在2019年12月完成制定。
目前我国运营商及企业大力进行5G研发,并已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移动于今年4月开通全球首个5G站点,并打通国内首个5G电话;中国联通则表示将在国内16个城市推进5G试验网,以期实现2020年规模商用。随着5G相关标准的落地,5G商用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利好5G产业链。
在技术加速推进的带动下,5G产业链上的企业将全面受益,A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000063.SZ)、烽火通信(600498.SH)、光迅科技(002281.SZ)以及亨通光电(600487.SH)等值得关注。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上海半导体产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各环节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
“很现实的问题是,核心零部件厂商需要知道更详细的参数才能更好管理成本和生产,比如零件预期使用寿命是多少?使用环境是怎样的?而这些都是根据机器人实际的使用场景去匹配的。”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面对未来日益增多的挑战,除了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外,保持适度甚至最大程度地开放,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