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物联网变革急诊流程,阿斯利康创新实践落地无锡

第一财经 2018-09-17 18:51:31

作者:宁佳彦    责编:彭海斌

规范化可以让健康合法的企业做得更好。

医疗创新一直与互联网的发展深度绑定。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个文件,加强了互联网医疗服务新业态的准入和监管,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医疗服务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这对企业、医院和政府监管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和物联网是分不开的,物联网是万物相连,互联网医院也是一个很方便的(救治)手段。比如满足患者需求的线上进行问题解答,还有比如在线药房和商务模式的结合,包括医院转诊。现在的一些限制是有国家的考虑。中国还是鼓励创新的,鼓励不断尝试,再后续管理,在鼓励创新方面已经比国外好很多。我认为规范化可以让健康合法的企业做得更好。”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此次颁布的三大文件都是针对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一些诊断和治疗的核心业务,而物联网的存在将为患者带来更方便快捷的就诊体验。几乎同时,在江苏无锡举办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在无锡试点运行的全国首个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就是由阿斯利康与多家合作伙伴实现的物联网医疗的落地实践成果之一。

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指挥中心里有四块屏幕,分别显示全市六个胸痛中心平台,社区分级诊疗系统、120调度中心和实时交通路线图以及医院的急诊分诊平台。

当患者突发胸痛,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后,120救护车将在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持下,根据胸痛中心急救统一指挥中心的指挥,结合对医院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诊能力的排查结果,以最快速度将患者送达有接诊能力的最近医院。送院途中,急救人员可使用车上配备的心电图机、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并实时远程传输检查报告,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首份心电图时间,特别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胸痛中心(China Chest Pain Center,简称CPC)由国家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指导,旨在构建院前、院内、出院后无缝连接的一体化急性胸痛救治体系,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目标。

“物联网胸痛中心急救模式可以根据就近原则和医院手术室的繁忙程度来决定把医患送到哪家医院进行救治,指挥中心是一个核心的节点,不仅仅是调度,也是数据传输的节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杨承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专业值班医师在接收到患者检查报告后,将第一时间进行远程初诊,若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梗,车上急救人员将立即为其免费提供PCI的术前准备药物,及早为到院急救做准备。统一指挥、远程初诊,铺就了院前急救“快车道”。

无锡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明钢告诉第一财经,无锡落地的这一平台前期投入已有3千万元。“我们不是为了仅仅做一个胸痛中心,而是期待把它做成一个模型。借着这个牵头契机,争取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统一调度,把一些基础工作完成到进入急救室之前,建造协同性平台。”

他表示,未来无锡还要打造创伤中心、脑卒中中心、危重产妇中心和危重新生儿中心等四个中心,这些都与市民健康相关且影响较大。这样的早期筛查和分诊不仅能打通多学科急诊流程,也可以围绕着病人服务体验的升级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

截至2018年8月底,阿斯利康已支持562家医疗机构完成胸痛中心认证。2017年12月,无锡市卫计委、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与阿斯利康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无锡打造全国首个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打破过去单家医院单独建设胸痛中心的模式,实现全域胸痛中心联网,患者救治全病程优化管理。

据第一财经记者观察,以胸痛中心项目为例,在救护车上会配备一包药供患者应急,这包药是由阿斯利康提供的,其他都是一些合作伙伴的设备、系统展示。按照王磊的说法,阿斯利康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医疗行业的阿里巴巴和腾讯”,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呈现最为理想化的救治患者的流程和模式,是一个牵头人,甚至这些项目中不需要特别出现阿斯利康的品牌。投入项目的各方都可以邀请医院来参观,看看有哪些设备可以升级或者医院可以引入哪些系统以及解决方案。虽然阿斯利康的创新中心本身不承担任何商业考核指标,但是每一个项目每年都要求有更好的版本升级和迭代。

这样的模式真要走出创新需要如何落地推广?

以胸痛中心为例,在李明钢看来,目前的平台是救治型的平台,实现这一模式复制需要单点医院基本具备物联网的条件,有经过认证的治疗中心,能够实现集中调度,比如救护车就不能挂靠在不同医院下各自为政,还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

“现在的系统接入在技术上有许多的细节磨合,因为国家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而我们能够做的,是先摸索出救治流程的标准规范,因为各个医院其实都是不同的。” 李明钢说。

以此来看,参与方公司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来自医院的成本支出,以及当地政府的推动,有些商家也采用了先免费体验再付费的模式,这就涉及到投资周期长和回报的问题。那么这个模式的收效几何?

这是从无锡的阿斯利康商业创新中心走出的创新模式之一。在2018无锡物联网大会期间,阿斯利康商业创新中心人流如织,不少人前来“取经”,这里既包括已经推进10个月的无锡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也包括如今扩展到全国16000家规模的儿童雾化中心,还有致力于诊疗一体化和为分级诊疗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简称MMC)在无锡刚刚开始落地,以及其他项目。

“从这里走出去的模式,有些落地无锡,有些走向全国,还有一些已经走上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我对创新中心的发展是满意的。创新模式在中国做好以后,会加快速度。”王磊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