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据悉,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合作推进相关工作。
香港金管局对此表示欢迎,并指出此举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支持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表示,“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人民银行可以利用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在香港招标发行人民银行票据。”
马骏指出,此举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总监孙煜认为,央票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人民币央票发行将是长期的机制性安排,有助于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表示,一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于优质和高流动性的人民币资产要求殷切,继财政部每年在香港发行国债,人民银行票据可进一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尤其对期限较短的债务工具的需求。
陈德霖还指出,此举可以进一步完善离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开发人民币产品提供更好的基础,并为金融机构管理人民币流动性提供更多选择。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票据,亦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据了解,CMU由金管局运作,为债券发行提供招标、交收及结算的平台,2010年起,财政部每年使用CMU债券招标平台,为离岸人民币国债进行招标。
深入推进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不断以改革优制度、增活力。
香港金管局并不主动设定本地利率,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注入流动性,HIBOR出现技术性下滑,属于机制内的可预期结果。
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4.4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3%。
跨境支付通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培育离岸人民币需求。
金管局表示,倘若套息交易持续,可能会令港元汇率进一步走弱,甚至可能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届时金管局将按照联汇制度买入港元、卖出美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将相应下降,而港元拆息将会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