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全世界约有14亿近视患者,其中6亿在中国。北京大学《国民健康视觉报告》则透露,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比例均超70%,就连小学生的近视率也达到了40%。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仅为10%。
如何应对这场“近视危机”?
9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18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短越好。
这一要求应对的便是中国不断增长的近视人口,特别是数字日益上涨的“小眼镜”。
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对第一财经表示,为什么说防和控?防就是尽量不让孩子出现近视,如何让近视出现晚一点,控就是如何不让他出现高度近视,尽量不出现病理性近视。
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而且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及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近视与近距离、电屏的控制,近距离和课业相关,现在几乎都电子屏化了,在我周边一年级的学生竟然用Ipad完成作业。”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彭亚军教授对第一财经表示,硅谷IT领袖们从不允许孩子用电脑,教他们1+1等于2,就是一支笔加一支笔就是两支笔,并不用动画。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居世界第一,其中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而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眼镜、手术纠正了视力,却治愈不了眼球。“近视后,眼球不断往后凸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种纠正的办法,可是都救不了因为近视带来的眼球病变。”彭亚军表示。
医学亦证明,近视超过600度,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遗传到下一代。
彭亚军研究发现,近距离阅读半个小时,马上测他视力变化,会发现半个小时的阅读能出现50度短暂性近视,这个只要眼睛往远处一眺望,眼睛一放松就没了。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尽管美国已暂时免除对中国智能手机等进口产品征收125%“对等关税”,但苹果仍受现行的20%中国进口产品关税的影响。
卢特尼克声称,半导体关税 “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内出台”。
截至发稿,东尼电子、共达电声、歌尔股份等多股跌停,福立旺跌超19%,捷邦科技、精研科技等4股跌超18%,蓝思科技、贝仕达克、隆扬电子等跌幅居前。
中国目前仍是英伟达重要的市场,在2025财年,英伟达中国地区的收入高达171亿美元。
信息化建设作为医共体改革的核心支撑,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不足、数据共享难、利益重新分配等多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