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第28天之际,10月8日下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以下简称“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正式在国家会展中心挂牌。
图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上海市青浦区区委书记赵惠琴共同为青浦区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揭牌(摄:钱成)
上海在6月份出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若干意见》,与之配套的文件、制度在逐渐成熟、规范,除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颁布外,此次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的挂牌,意味着涉外商事审判的专业机制愈加规范。
该法庭总面积为435平方米,格局按照一个审判法庭、两个中心即诉讼服务中心与诉调对接中心来建设,是为进口博览会度身定做的“涉外商事审判法庭”。
2018年1月~9月,上海青浦法院受理进口博览会案件共16件,案件类型主要以民商事纠纷为主,且案件数量呈逐步上升态势。其中,2件案件涉案标的超1000万元,均为国家会展中心提起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挂牌成立后的的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主要受理上海青浦法院管辖的四类案件,分别是涉进口博览会民商事案件、涉会展业的民商事案件、涉国家会展中心的民商事案件、具有涉外性质的商事案件。
而考虑法庭的承载能力和预计受案数量,该法庭先期到位6人,其中入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各2人,6人中硕士研究生5人,具有涉外商事审判经历的4人。
作为“涉外商事审判法庭”,在涉外商事审判机制上,法庭将建立专家陪审和专业调解制度,选任国际贸易、会展等领域的专家担任陪审员,参与到相关案件的审理中;此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调解中心、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4家专业调解组织业已被法庭引进。
而针对贸易领域的案件纠纷,青浦法院已经分别与上海国际经贸促进委员会、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签订了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协作备忘录,将设专人定期进行相关案件的接待咨询。
“我们进口博览会的诉讼服务中心,就在国家会展中心区域内,紧邻会展场馆,可以一站式、零距离地服务与保障进口博览会;致力于为当事人提供除了庭审之外的所有的诉讼事务,包括诉讼引导,案件受理及调解等功能。”上海青浦法院院长林晓镍说。
记者在诉讼服务中心看到,除了可以进行窗口立案,当事人还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自助立案。“当事人一旦在展会过程中发生纠纷,需要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 ,可以直接到法庭的诉讼服务中心自助书写起诉状并自助立案,立案法官审核后会当场分案、排期,相关信息同步发送到当事人手机上。” 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庭长吴小国介绍说。
为发挥便民司法保障功能,诸多涉进口博览会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正在逐步推进。“下一阶段,要依法严惩破坏展馆及配套设施,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影响进口博览会安全与稳定的犯罪,确保各项民商事活动顺利推进,营造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盛勇强说。
届时还将举办企业路演、国家级赛事及互动活动,打造“低空盛事”。
推动“天空之城”建设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2025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将于3月30日至4月3日举行,覆盖15个产业大类,预计吸引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万观众。
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一线。
尹锡悦弹劾案审理继两次预备庭阶段之后,正式进入最为关键的法庭辩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