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所占的规模和比例均在不断攀升,与之相反的是美元比重的持续下降。
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也显示,在过去一年,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增长了41.3%。
“外汇储备要讲究币种的多样化,相关国家外汇储备的比重配备上还和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有关。中国已经是很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便利结算、经贸往来的角度有必要配置人民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中心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德意志银行资深策略分析师刘立男则表示,和商业类机构投资者不同,官方外汇储备相关投资的稳定性比较高,将会增加我国资本项下持续稳定的流入,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大有益处。
人民币在全球外储中占比提升
根据IMF的更新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增至1933.8亿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1.84%,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上升。去年四季度这一比例为1.07%。
美元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占比连续第六个季度下降,目前为62.25%,不过仍然位居第一位。2018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外汇储备规模降至11.48万亿美元。
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近一年来,国际外汇市场波动比较大,美元升值,欧元贬值,人民币在今年二、三季度对美元出现贬值,但是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相比,人民币表现还是不错的,所以境外投资者配置会有所上升。”
“各国央行还是有持续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未来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增长。”刘立男表示。
在她看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稳定,短期来讲人民币汇率贬值,实则提供了一个相对便宜购入人民币资产的机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方面,截至2017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4.29万亿元,同比增长41.3%。
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和债券成为境外主体增配人民币资产的主要品种。2017年,境外主体新增的境内人民币资产中,股票和债券占比为42%和28%。
分析市场原因,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已经接近3年,美元长期债券利率不断上行,10年期收益率今年年初破3%,截至10月9日上午,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26%关口,创7年新高。
“市场看到了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趋势,不少投资者有意降低持有美元资产,增加对其他资产的配置,以避免美元债券利率上升的风险,而人民币资产也能从中受益。”刘立男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对比之下,人民币债券收益率则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从今年年初,以10年期国债为例,收益率突破4%,目前企稳在3.6%左右。“很多境外投资者抓住了年初的机会,进入人民币债券市场。”刘立男指出。
如今,美元自2014年中走强已经3年多时间,美元加息将在2019年~2020年接近尾声。德意志银行预测,明年9月欧央行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届时美元指数的走势将存在不确定性。而对于全球外汇储备投资而言,分散美元资产的风险势在必行,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规模还将会进一步增加。
“和商业类机构投资者不同,官方外汇储备相关投资的稳定性比较高,将会增加我国资本项下持续稳定的流入。”刘立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可以看出,跨境资本流动依然稳定,尤其是对外开放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项下跨境资金流入总体上升。今年7月,证券投资项下涉外收入23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今年以来累计增长1.5倍
金融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如《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所言,“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驱动、水到渠成的过程。”
抛开市场因素,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提升反映出,人民币资产对于境外央行类投资机构更有吸引力,这背后的助推器是我国不断致力于扩大金融业和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
“这条路我们已经在走了。”赵庆明对记者表示,我国一直致力于改革外汇市场,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程度。目前我国施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汇率市场化的程度,并且加大资本账户的开放。
前述《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最为本质的方面可归纳为“四大支柱”:一是坚持市场驱动,通过消除限制人民币使用的障碍,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可兑换货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框架,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跨境清算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引导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实现离岸与在岸市场良性互动、深度整合;四是完善监督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今年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又有新的突破。近期在“债券通”一周年之际,监管者进一步明确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税收安排,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三年、全面实现券款对付、上线交易分仓、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的制度安排等。
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推出,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功能取得突破。
此外,人民币汇率更多由市场来决定,境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外汇远期、衍生品等对冲风险,这些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全球主要债券指数供应商也将中国债市纳入旗下指数。
“这些举措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吸引了各国央行、主权财富基金类投资者,推动人民币资产在外汇储备中比例的持续上升,且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刘立男表示。
截至2018年7月末,已有超过1000家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近1.7万亿元。
刘立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原则在于,只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人民币投资融资便利化的资金,都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大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
另一方面,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讲,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强调更加规范化,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让市场交易更加透明、价格信号更加有效、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比如资管新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规定等政策的出台,都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让金融监管更加国际化,缩短与国际标准间的差距,建立良性的市场环境。
“金融市场稳定,宏观经济稳定,决定了人民币中长期汇率的稳定,这些都会进一步推动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刘立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随着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框架不断优化,相关改革不断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境外主体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将更加便利,人民币国际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报告》强调。
(本报实习生王天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目标,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投资,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地分散化。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
央行邹澜回应美债波动:单一市场、单一资产变动对我国外储影响总体有限
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
近期不少对冲基金爆仓,这也导致股票、黄金齐跌的反常情景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显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