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内容产业风云变幻,即便是有着热门IP加持的影视剧也未必能获得成功,那么如何才能开发好一部影视作品?新文化董事长杨震华给出了他的答案。
10月16日,在2018年上海文化创意创新高峰论坛上,刚刚获得了“上海文化企业十强”荣誉的新文化集团董事长杨震华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他表示:“一部好的作品,一定要有好的创作,好的生产、好的宣传,好的平台发布,但在我们投资决策这一环往往是一个反向逻辑,播出渠道和受众群体的需求是第一要素,大概的收益成本,然后再创作生产,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因此每发起一个新项目都要有清晰的市场受众定位,决策的时候要从受众市场开始反推到投资、内容、创作团队的选择上,才能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随着这几年IP火爆,很多影视公司都希望能够获得优质的IP,新文化也在IP方面深入布局,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新文化在内容方面每年会生出3~5部影视剧,并且储备了一批优质IP,例如《美人鱼》、《仙剑》、《西游》等。
不过,IP开发并非易事。杨震华认为,IP是一个双刃剑,一个好的IP影响力很大,可以给开发成的影视剧带来巨大的关注度,但同时,也会让观众形成固有的看法,IP改编不创新不行,但如果创新有可能不被观众所接受,因此,IP的开发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遵循社会热点和作者的灵感相结合,让两者有很好的碰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上的火花,才是真正的IP开发成功之母。当然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也是现代观众对内容观赏性所必不可少。
具体到内容创作团队,杨震华认为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部作品要表现什么样的价值观,是自始至终要坚持的,这就是生产理念。第二、对于团队和主创人员应该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光靠大数据市场分析不够,还要让他们慢下来,沉下去,对每部作品心存敬畏、心态归零,潜心于创作生产。第三、新文化团队在影视产品的开发上,两者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得考量,其实中国几千年文化博大精深,题材丰富、做好传承与创作的关系。
当然,影视产业的繁荣还需要有尊重市场创作的良好的市场环境。杨震华表示:“与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 目前国内影视文化产业链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体系化。从产业成熟度而言,在影视产业的配套服务能力上,和国际一流的制作水准相距甚远,国外有完片担保,版权分销,拍摄地退税以及特效技术的制作和配套能力都有一整套的制度和服务体系。从艺术呈现角度而言,在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影视行业过快的扩张和发展,容易忽视了文化内容的核心——传导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一些作品表达的思想流于表面,不注重挖掘时代的闪光点和人性的内涵,缺乏打动人心的作品。”
“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这是一个互为推动的过程,我们生产的作品需要得到老百姓的喜爱,所谓‘喜闻乐见’,是一个市场行为,当一部作品没有票房,没有观众的时候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影响力和正能量的传播,也得让投资人面对失败的教训,我们要相信市场,相信投资者的觉悟,在市场的淬练中中国影视产业一定会在残酷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杨震华表示。
万得储能指数(866088.WI)50只成分股中,超过二十家企业的董事长2024年年薪超百万元,近半数企业的董事长年薪同比增长。
2024年,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266.92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下降33.64%。
方榕出任中兴通讯董事长
目前行业竞争激烈,正处于并购整合与扩张阶段。
高层突发变动,公司股价却不跌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