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政府出手舒缓股权质押的压力,到启动一系列政策的减税降费,“稳增长”的基调下A股终于久旱逢甘露,在10月19日V形反转后,10月22日的周一终于开始大涨,不少投资者惊呼牛市或许已经重启。
10月22日半天成交已经逼近3000亿元,相当于过去一段时间一天的成交,市场气氛热烈,券商股的集体涨停,让投资者想起2014年底降息降准之后的幸福时光。不过从宏观环境的“稳增长”来看,也更类似2012年底的“稳增长”行情,这一次A股的反弹将会如何开展?
2014年11月央行连翻降息降准后,券商股掀起近三周的连续涨停行情,多数券商涨幅近大约300%,也让2013年开始的牛市全面进入了最高潮,尽管2015年1月因为管理层对融资融券等杠杆业务的限制,但也阻止不了接下半年来小盘股的全面牛市,之后在股市“去杠杆”(重点“去配资”)的政策背景下,牛市在2015年6月终结。
2009年8月到2012年9月经过超过三年的熊市后,宏观政策开始强调“稳增长”,行情也随之而来,从当年9月开始连涨四个多月,12月初到2月初春节前的两个月,是这一波行情的高潮,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券商股是当时主要的龙头,部分个股出现了翻倍行情,带领蓝筹股整体向上。
再上一次“稳增长”为背景的行情,则是经历了一年的熊市后,2008年10月底开始,在经济刺激政策下到2009年8月的指数翻倍行情了。
这一次,2018年10月下旬开启这一波“稳增长”行情将会如何发展?就目前大背景来看,跟2012年的“稳增长”行情有更多的类似之处。
10月22日周一A股成交突然大幅增加,显示了市场资金对当前行情的信心,券商股的集体涨停吹响了市场反攻的号角。不过仔细来看,券商股的暴涨的主要逻辑,主要源于市场对股权质押平仓忧虑的降低,集体跌破每股净资产的券商股启动全面反弹,这其实跟2014年底降息降准货币政策全面转向造就的牛市有所不同。
从2018年4月开始,货币市场利率已经连续半年下滑,国债逆回购利率屡创新低,这使得券商和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大幅下滑,加上各种降税减费政策,都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大量支持,使得券商和银行的坏账减少,这些政策上的“稳增长”,对冲了这半年来国际宏观政治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对于这一波反弹,有市场人士预计持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月之后的12月20日,将很可能会是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的时间,如果到时候美联储方面有更鹰派的表述,那么中美利率倒挂将会可能出现,到时候国内市场利率能否继续有向下空间,这其实存在一定的疑问,中美货币政策是分道扬镳,还是重新走向一致,也是市场的很大不确定因素。
在当天下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上,“关税”一词被提及超过20次。
GDP增速双提升、主要指标“开门红”、多数指标增速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回升、就业物价保持稳定……
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后续推出,以稳就业稳外贸稳经济
“21条”包括实施首发经济、消费新场景运营、演艺赛事活动、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激励。
机构认为,美联储今年仍可能降息,下一次降息或在第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