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调查数据,还是相关统计数据都显示,楼市热度正逐渐冷却,居民购房意愿正在下降。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消费者购房时机指数为52.2点,环比大幅下降了11.8点,同比略涨1.2点,处于年内最低点,购房预期指数59.9点,环比下降9.0点,同比下降2.8点。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和购买预期都出现大幅下滑,但预期指数好于当前的购买意愿,说明消费者还是存在一定的购买需求,但由于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有所延迟。
10月22日,上述研究中心发布了包括2018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和2018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在内的“2018年第三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
本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4.4%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是购房的“好”时机,环比下降3.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8个百分点;认为时机“不好”的消费者比例则为62.1%,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了8.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而选择“一般”的消费者本季度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了5.0个百分和4.3个百分点,占比为28.5%。
数据分析显示,三季度部分消费者对于购房时机的评价有向“不好”集中的趋势,本季度房地产价格出现了久违的回调,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却有所下降,说明消费者对房价下行存在进一步的预期。
三季度消费者在未来六个月的购买预期也出现了调整,认为时机“好”的消费者为17.7%,相对于上个季度减少了1.2个百分点,同比略降0.5个百分点;认为时机“不好”的消费者为57.8%,环比增加了7.8个百分点,同比增加3.3个百分点。购房预期与当前购房意愿的走势大体相同,但预期指数好于意愿指数,说明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购房需求,但需求的释放取决于市场的走向。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全国购房需求侧的销售数据也有下行迹象。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93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8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3%。
此外,销售额增速也继续放缓。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04132亿元,增长13.3%,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在上述本季度的调查中,40.9%的受访者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有效,环比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3点;27.8%的消费者对该项工作的评价投了不满意票,环比增加了3.9点,但同比减少了2.1点。
本季度消费者对调控效果的满意度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本轮调控的力度和持久性都强于以往,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市场也表现出了松动的迹象,同时上海九个部门联合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规范市场行为,使得消费者对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满意度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今年以来,上海至少有9个新房项目触发积分,最高认购率达412%。
上海正在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既体现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也大大增强了楼市信心。
截至发稿,城投控股、荣丰控股、新城控股等7股涨停,金地集团、信达地产、滨江集团等跟涨。
一边是不断降价的二手房,另一边是动辄被抢购一空的新房,郑州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正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区域的建成区开发程度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还比较大,所以导致不同区域土地的稀缺程度不同,土地的稀缺性程度大,热度就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