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宣布制裁沙特,会引爆新一场石油战争吗?

第一财经 2018-11-19 22:08:32

作者:樊志菁    责编:吴将

上周沙特检方公布了卡舒吉遇害案的最新调查结果,美国财政部随后宣布对涉案的17名沙特政府官员进行制裁。那么美国与沙特间的盟友关系会因此破裂吗?石油战争会接踵而至吗?

近期国际油价经历大起大落,10月初刚刷新四年新高的“黑色黄金”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牛熊转换,并用12连阴刷新了史上最长连跌纪录。供需失衡、美元走强等因素成为压制油价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石油武器”一词则时隔多年重现江湖,一切缘于10月初沙特记者卡舒吉在土耳其遇害一事的持续发酵。面对来自土耳其等国的指责,沙特方面曾警告称将对任何此事有关的惩罚性措施进行报复,这不由让人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目前占据全球原油供应10%的利雅得完全有能力通过大幅度削减石油产量来推高石油价格,在短期内使全球经济陷入瘫痪。

11月15日,沙特检察机关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卡舒吉遇害案的最新调查结果。当天,美国财政部宣布对涉嫌参与谋杀卡舒吉的17名沙特政府官员进行制裁。那么美国与沙特间的盟友关系会因此破裂吗?石油战争会接踵而至吗?

掌握石油,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脉

国际能源市场正在经历转型期,首先中东地区不再一枝独秀,来自于美洲和非洲的新兴国家正在进入供应版图,其次原油价格不再低位运行,波动持续加剧,地缘政治与冲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第三,美国对全球运输航道及管线的控制力有所下降。

虽然压裂技术革新和页岩油的发展正在改变美国的油气行业,让其离能源独立更近了一步,美国依然活跃在国际和地区热点上。如今全球有巨大的能源需求,世界一体化市场的破坏反过来也会持续影响美国国内市场,因此美国在维护开放稳定的全球石油市场上有着持久的利益。

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的报告指出,石油日益成为地区冲突和国内政局动荡的主因,1973年以来,接近一半的区域战争与石油有关。与石油相关的冲突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对运输航道和管道的竞争、破坏石油设施和盗卖能源筹资的恐怖主义(如ISIS)、石油侵略和资源战争等都是国际冲突的潜在根源。

用地缘政治学家恩道尔(William Engdahl)在其著作《石油战争》中的话说,过去150年的历史,是各国为攫取和控制原油储备而战斗的历史,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与此相提并论。首先是英国,后来是美国,主要受这两个国家的利益影响,围绕着原材料、石油,形成了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权利版图。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石油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英美垄断与石油美元

人类发现石油的历史由来已久,但说到现代石油行业的奠基人,“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的名字不得不提。

1870年,野心勃勃的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竞争者的兼并、整合,逐步确立了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1882年公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Trust),凭借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获取了高额垄断利润,洛克菲勒成为了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到了1904年,标准石油已经占据了全美91%的炼油产量和85%的油品销量。

由于标准石油的巨大成功,全美各行业特大型企业托拉斯纷纷崛起,创造出前所未见的巨量财富,但社会的贫富分化也因此加剧,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1909年,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标准石油公司,认为它违反了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标准石油公司被勒令拆分成30余个地区性石油公司,并被处以天价罚款。但传奇后来依然在这些公司中延续,他们很快又成为了新的巨头。

标准石油公司被描绘成八爪鱼,垄断市场施压政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安全、可靠和充足的燃料供应成为战事成败的关键,英国与美国随后对石油控制权展开了激烈争夺,最终他们选择了结盟。1927年,英美石油卡特尔(Cartel)成立。到1932年时,英美七大石油公司全部成为该卡特尔成员,包括埃克森(新泽西标准石油)、美孚(纽约标准石油)、海湾石油、德士古、加州标准石油(雪佛龙)、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和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

1944年,各国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并逐渐替代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石油美元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二战结束后,英美两国利用石油与金融的联姻,获得了巨额经济利益。上世纪50年代起,伊朗和意大利等国纷纷采用国有模式经营石油产业,希望通过加强对石油生产和销售摆脱英美的控制,都以失败告终。

随着探明储量不断增加,中东地区逐渐成为了世界原油工业的中心。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联合南美国家委内瑞拉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新一轮的危机和风暴已经在酝酿中。

石油武器与石油危机

虽然中东石油逐渐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基石,但定价权依然牢牢把握在英美七大石油公司手中。1950年-1973年国际油价的平均水平为1.80美元/桶,仅是当时煤炭价格的一半左右。产油国不断向英美施压要求提高油价,而西方国家因经济发展需要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不愿作出让步,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第一次拿出石油武器。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同时表达对国际油气巨头人为压低油价的不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对西方国家实施减产提价的措施,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从1973年初2.95美元涨到11.65美元,引发西方各大国的恐慌,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缓,1974年美国、英国和日本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而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西方国家痛定思痛,决定成立国际能源署(IEA),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其成员国建立应急石油储备或称战略石油储备,协调突发事件引起石油供应中断时成员国之间的石油调配问题。同时各国普遍大幅度地修改了各自的石油政策,加强了对石油资源、生产、供应、销售和市场的控制。

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美国油荒,加油站挤满了等待加油的车辆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一度停止输出石油60天,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随后两伊战争爆发,两大产油国停产令全球石油供应一下子出现高达600万桶/日的缺口,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油价由1979年初的每桶13美元暴涨至1980年的34美元,并持续了半年多,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再次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GDP在此期间下滑3%。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随着英国北海、挪威和墨西哥等国陆续发现特大油田,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不断发生改变。1979年到1985年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开始逐渐上升,并赶超了欧佩克,使得石油价格持续下降。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之间内部矛盾重重,定价权再度回到西方国家手中。1986年,石油价格回到了10美元/桶以下,同时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正面临严重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的种子已经埋下。

1990年8月初,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美国出兵中东,点燃第三次石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落入萨达姆手中,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将遭受严重灾难,海湾石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伊拉克原油供应中断令国际油价3个月内从每桶14美元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陷入困境,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成立的国际能源署随后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产油国迅速增加产量,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页岩油与中东

进入二十一世纪,原油和地缘政治重回华盛顿政治舞台中心。2001年,小布什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内阁成员中,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务卿鲍威尔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都曾经是老布什政府的成员,其中切尼曾任油服巨头哈利伯顿的CEO,赖斯则在雪佛龙石油公司担任过董事。

副总统切尼递交的首份国家能源政策报告指出,未来20年美国将严重依赖石油进口,世界原油将日益紧缺,核心是保护境外油气资源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伊拉克。“9·11”事件让一切变得“顺其自然”,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主义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此有观点认为美国是借反恐为名,为石油储备而来。

事实上,在中东地区,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长年来一直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这也为美国提供了可靠的原油供应渠道,2008年美国用于从海外购买原油的资金已经达到当年GDP的3%。而伊朗、叙利亚等国则与美国关系不佳,同时沙特又与伊朗为争夺地区“老大”而关系紧张,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伊朗核危机和叙利亚战争。

页岩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原油供应格局。2009年,美国页岩油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美国原油的产能随之大幅增加,对进口的依赖逐步下降。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14年8月,美国从欧佩克进口的原油数量仅占原油进口总量的40%左右,创1985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2014年不同类型原油成本价(资料来源:摩根士丹利)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轮国际油价暴跌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市场份额,维持原油产量并压低价格,希望以自己的低成本优势打压美国页岩油行业。仅仅18个月后国际油价从107美元/桶跌至27美元/桶,下跌近3/4。低油价让不少美国页岩油企业宣布破产,但也让不少产油国财政状况出现了严重恶化。最终在各方艰苦努力下,欧佩克在2016年11月30日维也纳总部举行的年度会议上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一道达成冻产协议,将产量日产量降低120万桶,至3250万桶/日,随着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国际油价终于企稳并逐步震荡走高,直到今年十月初。

沙特与美国离不开彼此

除了以色列,沙特就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9·11”事件后美国国内曾掀起反沙特浪潮,两国关系一度也受到了影响,但近些年双方在石油和军火贸易的合作始终未曾停止,各自的利益需求让一切变得心照不宣。

沙特离不开美国,10月2日在出席密西西比州一场竞选集会时,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他曾经暗示过沙特国王,没有美国的军事保护,沙特政权可能无法坚持两周时间。美国也需要沙特存在,除了作为出售军火的目的地,也可以应付来自叙利亚、伊朗等国的威胁,维护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但卡舒吉事件无疑让两国关系再次面临重大考验。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首次海外之行就定在了沙特,两天内美国便与沙特政府签订了4000亿美元的天价采购计划,其中1100亿美元为军火合同,这为美国创造了数十万新增就业岗位的“隐藏红利”,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自然不愿自己的努力因此打了水漂。

随着事件逐渐发酵,多国首脑、国际组织及企业高管退出了10月23日举行的沙特阿拉伯“未来投资倡议”峰会,其中就包括美国财长姆努钦。10月20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满意沙特方面解释,但也不想失去沙特对美国的投资。“我认为,向沙特的军售代表着百万个就业机会,取消订单是极不明智之举,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包括实施制裁等等”。

沙特检察机关15日公布了卡舒吉遇害案的最新调查结果,认定卡舒吉死于谋杀,宣布起诉11名犯罪嫌疑人,提出对其中下令和实施杀害卡舒吉的5人判处死刑。同一天,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Adel Al-Jubeir)表示,案件目前尚未完成最终调查,沙特司法部门将负责案件调查和审理,并表示反对任何借卡舒吉案干涉沙特内政的行为。

美国财政部随即宣布,根据本国的“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案”,制裁17名涉案人员,受制裁的个人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公民不得与其进行交易。

石油战争可能性不大

未来美沙关系将如何变化,新一轮石油战争会爆发吗?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格罗斯(Samantha Gross)认为,石油问题一直是美国与沙特关系的核心,美国针对记者事件的回应不会引发新一轮的石油战争。随着对伊朗恢复制裁,美国不可能再对沙特实施严厉制裁,世界需要来自沙特的石油。

格罗斯指出,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多次炮轰高油价,并要求欧佩克增加产量,他绝对无法忍受美国加油站内的汽柴油价格涨破天际,这将威胁两年后的大选前景。美国自有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削减一定的军售规模。沙特当然可以大规模减产回击,可作为国际市场的稳定器,这么做损害的无疑是沙特的信誉。而减产将大幅推高油价,打击全球经济增长,反过来抑制原油需求,进入恶性循环。这种影响可能是长期性的,消费者已经有替代资源可以选择,沙特现在最看重的就是市场份额。最后,沙特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推手,从伊朗手中抢夺市场再好不过了。因此事件不会对市场造成过大影响,更不会再次引起石油战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认为,美国与沙特互有需求的盟友关系不会发生改变。沙特会继续配合美国制裁伊朗,而美国继续支持沙特国内改革和对抗伊朗等内外政策。沙特对美国的安全需求、对抗伊朗的地区政策、推进国内改革、维护国内稳定等需要,都使沙特无法承担沙美盟友关系破裂的代价。

刘中民表示,这一次美国会把握好节奏从沙特这只伊朗所谓的美国“奶羊”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同时借机改善与土耳其的关系,这也正是此前在沙特、土耳其穿梭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使命所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