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发起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和美国发起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IC)联合主办的“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会上表示,工业互联网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从概念到实践、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行业共识持续扩大、产业资源不断积聚、技术创新日益活跃、应用普及加快深化,已经成为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测算,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人民币,按照2017-2020年18%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活跃,装备、自动化、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和制造企业从不同领域积极推动平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超过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部分平台企业能够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信息电子、冶金、石化等行业精耕细作,在质量优化、工艺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创新应用,并逐步培育起一个工业应用的创新生态。
考虑到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2017年出台后,政策频繁落地,框架和标准研究也进入加速阶段。此前我们在解读中多次指出,在政策持续加码及技术突破的双轮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将步入发展机遇期,工业互联网将是贯穿全年的主题投资机会,诸多细分领域值得关注。近期的一系列利好因素表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会进一步增强,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A股市场中,工业互联网龙头标的有:宝信软件(600845.SH),深耕于MES业务,领军工业软件;用友网络(600588.SH),驱动企业商业模式与管理方式的变革者;东方国信(300166.SZ),自主化大数据产品龙头;浪潮信息(000977.SZ),服务器龙头,布局智能计算。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分行业来看,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
工业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并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确定性。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2月累计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年初“两新”政策加码。
下一步,要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减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一些先行指标数据从工业、投资、消费等不同领域反映出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