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5月海通证券(600837.SH)被剔除出上证50指数之后,在12月3日的再次调整中,又有四家券商被调出上证50指数。
根据指数规则,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于2018年12月17日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上证红利等指数样本股。其中上证50指数更换5只股票,其中被剔除的包括招商证券(600999.SH)、东方证券(600958.SH)、浙商证券(601878.SH)、中国银河(601881.SH)这四家老牌券商。
这意味着,12月17日前后将会有指数基金被动减持上述四家券商,从而可能对整个券商板块形成压力。对此,华林证券财富管理中心私人业务部副总经理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券商股整体而言,短期可能有影响,长期还是靠业绩。
过去一年多以来,在市场成交低迷的背景下,证券行业陷入困境,但多家大券商的再融资额度却合计逼近千亿元大关。大量再融资以及权重指数成分股调整都给券商股造成一定压力,不过随着股指期货“松绑”以及科创板的推出,券商也有望受益于相关政策。
12月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综合评估市场风险、积极完善监管制度的基础上,稳妥有序调整股指期货交易安排。中信建投分析师张芳认为,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修复,利好券商强周期业务。股指期货的复苏是公募基金、外资机构等长线资金大胆入市的基础, 政策松绑将为高风险投资策略提供充足的对冲手段。
中银国际分析师王维逸认为,科创板成立后,大批新上市或转板企业将为券商的投行业务带来增量贡献,尤其利好投行业务强势的龙头券商;科创板作为增量市场,市场中的新增成交量将为券商的经纪业务带来增量贡献;券商的一级市场直投子公司也将受益于科创板的推出,其投资的私募股权项目也增加了科创板这一新的退出途径。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称,2018年龙头券商各项业务的集中趋势已有所体现,投行业务和产品创设业务尤为突出,在投资者机构化、创新业务体现“特许经营权” 属性(例如,场外期权的一级交易商资格)的大趋势下,龙头券商在业绩和估值上的优势会相较于行业更加凸显。
一位券商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净资产排名前十的券商相互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定增融资顺利完成,净资产大幅提升后,可以好好巩固行业排名,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环境下,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券商业务协同优势,进一步提振业绩。未来的科创板将重点针对拥有科技信息优势、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开放,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放宽要求,这对大券商的准备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目前依然留在上证50成分股里面的券商股,包括中信证券(600030.SH)、国泰君安(601211.SH)、华泰证券(601688.SH)。
本次年报披露期间,479家科创板公司在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头部公司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全部披露了行动方案。
“科创板八条”后百单产业并购发布,助力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2024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营收增长亮眼,近9成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