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据中国证监会披露,近期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举行了执法合作工作会议。这是继去年6月第4次会议以来,两地证监会举行的第7次执法合作工作会议。
近年来涉及两地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件和利用两地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实施操纵市场行为增多,跨境违法违规的主体隐蔽化、手段复杂化、危害扩大化特征明显,给执法工作提出更多挑战。
中国证监会认为,加强内地与香港证券期货执法协作,是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两会跨境执法协作总体情况看,跨境执法协作案件类型和地域分布较为集中,跨境操纵市场案件数量有所增加,重大案件协作效能持续提升。
香港证监会法规执行部执行董事魏建新在会上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联系愈趋紧密,我们将继续扩大和深化与中国证监会的执法合作,以维护两地市场及投资者的利益”。
跨境监管合作制度
2014年10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共同签署了《沪港通项目下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下称《备忘录》)。至此,内地与香港关于沪港通跨境监管合作的制度安排已完成。
《备忘录》主要内容有7个方面,一是开展监管执法合作的目的、备忘录的效力。二是线索与调查信息通报机制。三是协助调查、联合调查的程序及有关安排。四是信息的使用,包括执法合作中有关信息的使用范围、信息保密有关要求。五是双方互为送达有关文书的安排。六是沪港通下协助执行有关安排。七是其他配套安排,包括投资者权益损害赔偿有关安排、信息发布的协调、磋商及定期联络机制、执法人员的实习、培训和交流等。
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两地证监会通过执法合作机制,对市场监察信息互换、案件跨境协查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此外,两地证监会还深入探讨了互联互通机制下投资者身份识别、穿透式监管、涉及两地上市公司的案件协查等问题通过培训进行就交流发现和处理交易线索的方式进行交流。
而此次会议围绕两地跨境执法协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了优化工作机制的具体措施。一是细化协作机制,为双方共同打击跨境违法行为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创新合作模式,针对重大典型的跨境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启动联合协同调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三是优化协查方式,对于涉及多部门的重要协查事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协查效率。四是完善配套安排,强化定期联络机制及执法人员的实习、培训、交流等,拓展执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合作频次不断提升
从2017年至今年6月份,两地证监会在深化执法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各类跨境执法合作事项176件,在双方执法合作框架及各方积极协助下,高效查办“雅百特”财务造假等重大跨境违法案件,对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雅百特为了实现重组上市业绩承诺,2015年至2016年9月通过虚构境外工程项目、虚构国内及出口建筑材料贸易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合计约5.8亿元。2017年12月14日,证监会依法对雅百特及相关人员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处罚。
2017年12月15日,第5次执法合作会议期间,两地证监会还举办了2017年典型案例研讨培训班。来自中国证监会的70余名调查骨干和香港证监会的30多名资深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执法人员围绕当时查办的违规披露、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典型案件,共享了执法难点及应对机制、策略和经验。当时,培训班还邀请美国证监会执法专家介绍了美国市场的最新执法情况。
中国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与香港证监会密切协同,根据双方共同参加的国际证监会组织多边备忘录和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双边备忘录的要求,不断推进跨境执法合作机制高效运行,严厉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两地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内在稳市功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扩大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维护多边主义等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发展。
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双边机制作用,鼓励两国企业通过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多领域产供链合作。
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