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有新进展,华润集团、航空工业集团、国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日前先后宣布入围新一轮国有投资公司试点。这意味着,国务院国资委此前说的将新增一批试点企业名单已经确定。
12月17日,华润集团召开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沈莹在会上宣布,华润集团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12月1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集团”)控股的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航空工业集团将按照试点工作相关要求,稳妥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12月19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002051.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集团”)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国机集团将按照试点工作相关要求,稳妥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同一天,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集团”)控股的多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称,中国建材集团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中国建材集团将根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准确把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抓紧制定试点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三天之内4家央企先后宣布入围新一轮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这回应了期望改革提速的呼声。
胡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前期确定的10家试点央企基础上,现在不仅需要深化改革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铺开改革的覆盖面。一方面,试点企业的改革要加大放权力度,另一方面,试点名单继续扩大,并且选择不同行业的央企,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了对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的政府直接授权模式,并首次明确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定位、职责和运营模式。
试点目标在于,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
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平台作用,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这被认为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全新尝试,也是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分别开展了10家和12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这10家央企包括诚通集团、中国国新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以及国投集团、中粮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今年11月举行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座谈会”上说,初步考虑新增10户左右试点企业,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告中均提到,控股股东入选试点企业名单是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8]119号)文件,这至少说明,新一批国有投资公司的试点名单已经确定。
东兴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当前国企改革最大的特征就是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为后续混改、资产证券化等做铺垫。
胡迟表示,未来,中央企业将主要分为实体产业集团、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这三种类型。着眼于此,在新一批试点企业的选择标准上,原来已经纳入试点的行业就没有考虑,像航空工业集团就是首家入围试点的军工央企集团,这样可以由点到面逐步覆盖,否则即便定位为三种类型之一,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很多央企和国企集团总部虽然不叫投资、运营公司,但也行使了投资、运营职能,做了相关业务,只是放进试点之后按照前期国企改革的经验会做得更规范、更明确。加上这些企业本身就具备经验,选择不同行业的话每一个行业都有试点企业,那么扩大改革面就更容易复制好的经验和做法。”胡迟说。
当前中央企业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康佳近年在推进战略转型的变革中遇到波折,近两年出现连续亏损。
原则上争取前三季度基本完成深化提升行动既定任务,最后一季度全面扫尾提升。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各地政府和企业正通过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措施,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4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同比增加了21.8%,占到了投资总额的40%以上,在集成电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