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2018年12月26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申请。其他多家商业银行也正在抓紧开展申报理财子公司工作。
2018年12月,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
根据新的管理办法,“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应当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自由兑换货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调整银行理财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但不得少于前款规定的金额”。
截至目前,Wind统计显示,当前已有20家银行公告拟设立理财子公司,注册总规模达1170亿元。具体来看,五大行中,工行出资金额最高,以不超过160亿拔头筹;建行排名第二,为150亿元;农行、中行和交行则分别为120亿元、100亿元和80亿元。
股份行中,9家股份行分别为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除了中信银行是在2015年11月发布公告外,其他几家银行发布时间集中在今年第三季度,不过彼时中信银行设立的为资产管理业务中心(专营机构),相当于资管子公司的前身。另就规模而言,浦发银行出资额最高,为100亿元,其余多集中在50亿元。
第一财经获悉,多家已经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内部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地筹办工作——报送材料、产品创新(加大净值型产品设计研发)、升级系统、加强对委外机构的筛选评估机制等都是当务之急。而一些中小银行也准备提交申请。
银保监会指出,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支持实体经济,投资金融市场。
这是首支外资机构在中国申报的消费类公募REIT产品。
各家银行增资方案“一行一策”,发行对象、募资规模各有不同。
市场权威专家:结构性降息同样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
气候投融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也面临着产品和服务缺乏针对性、气候贷款统计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难度大、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不足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