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油价新年第一交易日上涨,供需仍是软肋

第一财经 2019-01-03 11:26:31

作者:后歆桐    责编:盛媛

供需不平衡依旧是横亘在油价进一步回调路上的“障碍物”。

2019年第一个交易日,在减产的效应下,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就跌跌不休的国际油价也初见曙光。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报54.91美元/桶,上涨1.11美元或2.1%;WTI原油期货报46.54美元/桶,上涨1.13美元或2.5%。

不过,展望未来走势,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多的多位分析人士都表示,原油价格进一步上涨依旧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软肋。

受到隔夜美股小幅回升及减产初见成效的提振,2日国际油价盘中一度涨逾5%,最终在震荡交投中上涨约2%。

截至第一财经记者早间截稿时,油价小幅回落。布伦特原油期货为54.74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为46.05美元/桶。

据彭博发布的油轮追踪数据,2018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石油产出创2年来最大降幅,沙特阿拉伯当月原油出口量减少了46.4万桶/日。减产初见成效,提振了油价反弹。

此外,原油期货还受到隔夜美股提振,美股主要股指在收盘前收复此前跌幅。

“沙特正试图设法令美国原油库存下降,以创造出一种全球原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能源对冲基金Again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基尔杜夫(John Kilduff)表示,“通常在新的季度或新的一年开始时,会有新资金进入市场。我认为这也是昨日上涨的一部分原因。”

不过,供需不平衡依旧是横亘在油价进一步回调路上的“障碍物”。近日公布的各国经济展望及俄罗斯、美国的产量数据体现出原油进一步上涨依旧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软肋,全球经济放缓将导致需求的疲软。

昨日稍早,油价一度因俄罗斯的产量数据而下跌,俄2018年的原油日产量高达1116万桶。而此前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2018年10月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每天1154万桶。

巴克莱分析师迈克尔(Hurricane Michael)称,虽然美国原油产量连续第5个月创历史新高,但由于二叠纪地区的运输管道的运力瓶颈以及墨西哥湾飓风导致停电,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速从2018年9月开始已大幅放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7月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服务业景气水平与上月持平 | 高频看宏观

截至2025年7月29日的一周,工业相关指标“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下降0.29至0.96,是本周YHEI走低的重要原因。

7 17 08-04 10:55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专家认为,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里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但若需求不能持续回暖,则相关措施效果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5 221 07-31 11:16

迭创新高!7月完美收官,美股下周将面临严峻考验

恐慌指数VIX已降至五个月低位。

355 07-27 10:16

下周关注丨7月PM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7月PMI数据将公布;香港《稳定币条例》将生效;美联储、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将披露财报。

578 07-27 08:59

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业内期待全产业链协同优化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234 07-23 21:5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