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肿瘤、慢性病等疾病发病率大幅攀升,缓和医疗服务日渐进入大众视野,也越来越成为卫生医疗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缓和医疗是对中晚期疾病阶段的处理原则——当患者及家属面临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时,通过对疼痛以及其它躯体症状、心理、社会、精神等问题的早期发现、精准评估和治疗达到预防和减轻痛苦,并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命质量。
早期,学界将其视为肿瘤学科下属的一个针对晚期、终末期癌症病人开展姑息治疗的分支学科。随着人们对自身的生命质量日益重视,缓和医疗的需求也扩展到肿瘤以外的疾病。
1月7日,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下称“云南新昆华医院”)、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新加坡陈笃生医院共同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培训项目合作备忘录,旨在提升云南省缓和医学服务水平。
据了解,此次缓和医学合作项目旨在提升专业医疗人员的技能,从而为国内外的患者提供缓和医疗服务。预计到2021年底,该培训项目将使云南省乃至中国其他地区约36000名肿瘤晚期及慢性疾病患者和医护人员受益。
云南新昆华医院院长唐建中表示,随着项目开展,来自云南省及国内部分省市的专业医疗人员和领导将与新加坡同行交流知识和经验,该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云南缓和医学教学及临床实践的技能,使云南省患者和更广泛地区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从医学的发展来看,现代医学已经从以急性病、单病诊疗模式转向以慢性病管理为主;“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时代成为主流;各国的研究有一致的结论,即医疗负担与增龄正相关。
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专家组主任长张开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医学界更愿意把缓和医学看作是一个宽阔的范围,支持治疗、姑息治疗、安宁疗护是对不同阶段病人采取相适宜的处理方法;不是用概念去区分病人,而是以病人为中心来制定医疗、护理、支持计划的一门学科。
对于缓和医疗的外来市场需求,他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政府要主动负责,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服务来做;另一方面,市场主体要根据个体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全国首个 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
有不少专家也提出新解法。
老龄化不仅仅是挑战,它是重新思考医疗体系的契机。
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
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