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新闻网消息,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由交通运输部支持推动,部海事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北斗地图的上线、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部署加快,北斗系统的军用、民用进程都在提速,特别是在民用的高精度2C端应用上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如今,北斗导航能精确到1米范围内、精准到具体车道,将使得未来3年内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
此次获奖项目着眼于交通运输行业这一北斗系统关键民用行业应用,创新突破多项关键基础技术,打造了与北斗卫星系统相匹配的地面应用系列技术,并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规模化应用,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北斗系统在我国关键行业的体系化、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高精度应用的进一步拓展,北斗产业链上的企业将全面受益,A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中合众思壮(002383.SZ)、中海达(300177.SZ)、华测导航(300627.SZ)以及华力创通(300045.SZ)等值得关注。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DeepSeek带来行业共识,未来AI应用的竞争会尤其激烈。
科技春耕来了。
规划提出至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
2月6日,《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作者唐纳德·舒普逝世,享年86岁,引发了学术界、交通业者和爱好者的广泛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