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喜马拉雅联席CEO余建军:借数字化技术掘金“耳朵经济”

第一财经 2019-01-15 22:17:31

作者:何天骄    责编:彭海斌

在余建军看来,既要自上而下的趋势判断,去面向未来找风口,又要自下而上的细节验证。

如今,对很多白领来说,无论是穿梭在各大办公楼、在地铁上匆忙赶路,抑或是在家里煮饭,都习惯打开音频APP来收听自己喜爱的音频内容,这些音频APP中,喜马拉雅的熟知度和使用度无疑是最高的,事实上,作为推动音频产业发展的变革者,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一直坚持用数字化技术不断完善数字音频的体验,强力推动了数字音频产业的发展。

把握风口,掘金耳朵经济

在发现数字音频这个市场机遇,和陈小雨一起创立喜马拉雅之前,余建军是一个连环创业者。“创业更多是试错的过程。”这是余建军对创业的看法。在读研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先后创立了杰图软件、街景地图“城市吧”等项目。“自己当初凭着一腔热血去创业,而忽略了战略、营销等方面的考虑,创作的更多的是一种冲动产物”,余建军回想起最初创业时的经历感慨地说。

2012 年,在经历虚拟世界项目“那里世界”的试错失败后,余建军与搭档陈小雨看到了音频蕴藏的未来商机。彼时,移动设备的出货量飙升,在移动场景中,“听”是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领域。抱着对互联网的极大热情,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但当他们把要做音频的想法跟别人讲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不靠谱。意见领袖李开复博士恰巧又发表了博文《语音微博是个伪命题》,业界主流观点就是不看好音频的未来。不过余建军和陈小雨认为,相比其他媒介形态,音频独有伴随属性能够营造出一个平行时空,在车上、地铁上,厨房、客厅、健身房,甚至洗手间,声音解放了双手双眼,使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再受限于单一的渠道和场景。

提及数字音频的前景,余建军向记者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音频是最好的移动媒体,因为相对文字来说,声音能更好传递情感,通过声音获取信息内容的成本更低。此外,智能语音操作系统会成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语音会成为下一代获取信息的方式,音频也更匹配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新时代。”

拥抱数字化浪潮

截至2018年12月,喜马拉雅总用户规模突破 4.8亿,包括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及3500万海外用户,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135分钟。平台内共有 600 万主播,其中包括100万名加V认证主播,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汽车等 328 类上亿条有声内容,行业占有率超 73%。

创业是艰辛的。“当时我们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把国外的所有跟音频有关的产品,全都研究了一遍。第二、做了一个快速的原型,让同事,朋友圈里的人用这个东西,比如以往开车的时候听广播的人,看用完之后有多少的转换率。”2013 年3 月,喜马拉雅手机客户端APP上线,内容涵盖了有声小说、音乐、培训讲座等19种类别。

在余建军看来,既要自上而下的趋势判断,去面向未来找风口,又要自下而上的细节验证。音频分享平台作为初露尖角而尚未全面普及的全新方向,他对此抱有很大的热情和信心。“说白了,心态要非常积极乐观,面临困难的时候,要想怎么去解决它搞定它。”

从创业初,喜马拉雅就非常重视企业员工管理。余建军表示:“在公司的发展当中就有两类问题.第一类是战略问题,第二个其实是执行问题,我们的做法基本上先会投入一些资源去试,试完以后找到基因,找到感觉,我们就去all in这个事情。就有点像柳传志讲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在管理上,即便如今喜马拉雅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两位创始人依旧没有任何松懈:“这两年,公司的发展速度确实是比较快的。无论用户的增长,还是整个公司各方面经营的机会,包括我们自己的员工数量增加了2000人,还得更加小心翼翼地来处理好这些组织方面的问题。从公司业务角度来说,比如说我们的‘123狂欢节’,去年内容消费额达到4.35亿元,也跨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的小雅智能音箱,包括我们新发布的一个新的叫小雅Nano,这个只要是买会员的用户,加一块钱就可以送一个音箱。这背后都需要我和小雨一起跟团队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找准方向,快速执行。”

面对席卷而来的世界数字化浪潮,数字音频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余建军认为:“这个领域的变局才刚刚开始,整个演化过程可能会持续五年十年。在这个大的生态多样性里,我们的定位就是做一个综合的平台,能够尽可能服务更多的上游和下游。现下各个行业优胜劣汰的速度都在加快,未来各大移动音频产品之间竞争的焦点在于如何能够基于用户需求快速地触达受众,并且让用户使用时长扩大,同时基于产品延伸出的社群,将平台内的用户、内容生产者绑定在一起。在分众化传播的时代,决定用户选择某一种移动音频产品的关键因素无非两条:能否为用户节省时间,以及能否以快速高效的方式获取干货并实际有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