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1月14日公布的2018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2018年全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为4175.7亿个,同比增长10.8%,对应集成电路的进口额31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出口方面看,2018年全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数量为2171.0亿个,同比增长6.20%,对应集成电路的出口额为846.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6%。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行业,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集成电路行业的销售额达到5600亿元,跟2012年比翻了一番多。同时,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芯片设计水平提升了2代,制造工艺提升1.5代,像32、28纳米的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的量产。
在国家政策和产业需求的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同时也面临高端产品对外依赖度较高、人才短缺及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我国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也在增大,大量的进口依赖表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仅10.4%,按我国集成电路产值CAGR28.5%测算,2020年我国的自给率可以达到15%,仍处于较低水平。从进口替代的角度来看,集成电路自主化的意愿和需求都极为迫切。
在市场需求牵引和政策与资本的支持下,国内集成电路发展势头良好,龙头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A股市场中北方华创(002371.SZ)、景嘉微(300474.SZ)、紫光国微(002049.SZ)以及纳思达(002180.SZ)等值得关注。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硅光、RISC-Ⅴ等前沿技术也在不断迸发,吸引了众多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如何让资本更精准、更持久地赋能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助力其强链、补链、延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当日与会嘉宾们的发言观点精彩纷呈。
一德期货首席分析师王伟伟强调,精炼铜进口关税前景并未完全消失,美国未来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拟投资的第三批子基金应为设立或迁址上海市内的股权直投基金。
中国超级大市场的优势和地位并未减弱。中国制造规模和产业链齐全优势,也成为了跨国企业扩大亚太乃至更大国际市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