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对于2019年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的讨论预判,成为经济学家们的必谈话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额度指标的下达,比往年有大幅度的提前。往年要到4~5月,今年明显地提早,这是财政扩张的信号。”在1月16日上午光大证券2019年年度策略会上,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再度提到财政扩张。
彭文生认为,从2018年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表述来看,2019年财政扩张是大概率事件,宏观金融环境或向“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方向发展。
“政府债务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财政扩张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一些改变的迹象。”他说。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定调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而回顾近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当下一年积极财政政策定调为“加力”时,财政赤字率均大概率会提高。以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例,会议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2015年财政赤字率从上一年的2.1%提高到2.4%。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后,2017年财政赤字率提升到历史最高的3%。2018年,在逆周期调解的背景之下,财政赤字率首次降至2.6%。
彭文生据此预判,2019年预算率或有可能达到赤字3%,财政预算会有一个明显的扩张。而金融投资环境能否有明显改善也将和财政扩张力度挂钩。
“金融周期的下半场,牛市的宏观基础仍然是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如果我们还走回宽信用的老路,任何股市的反弹只是短暂的。”在彭文生看来,未来2~3年是不是牛市,要看财政赤字的增加如何支持减税,同样要看央行降准、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等。
彭文生同时指出,中国目前仍然处于经济的下行周期,在金融周期下半段调整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有所下行,或有短周期反弹的可能,不过总体下行压力较大,即使在2019年某个季度经济增长触底反弹,反弹的程度也将有限。
长期而言,美国关税政策无法根治其“双赤字”问题。
“企业储蓄中大量来自国有企业,而这部分资产收益并未直接用于消费。若能将一部分国有股权划归社保基金,尤其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将国有股权资产收益用于支出,便可将“不能消费”的资产转化为“可以消费”的资源。”
宣昌能重点介绍了面对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势头。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财政政策收缩风险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共同导致美元汇率走弱,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联储降息可能加快。
本周大V观点聚焦国内外宏观经济变量与市场行情的独立性。 宏观层面,大V提示需警惕美国降息节奏对国内货币政策与汇率市场的传导效应,可以预留政策缓冲空间。市场策略方面,大V指出A股市场已形成独立行情逻辑,建议关注内需主导的消费、基建板块。在消费领域,部分大V认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已缓解居民资产负债表压力。另有大V预判,消费有望从顺周期变量转变为逆周期变量,白酒、医美等板块处在低估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