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消费支出最终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3.9、3.2和1.4个百分点。
同时,网上零售占比明显提高。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9867亿元,增长18.7%。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7年热议“消费升级”和2018年调侃“消费降级”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消费的周期性,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的作用在过去和将来相当时间内非但不会被削弱,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章俊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广大农村和中低收入群体有消费升级的需求,而城镇和中高收入人群有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的趋势,这些都是中国消费长期内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2018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5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3.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升级提质。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4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是30%以下,我们在恩格尔系数上也达到了这个水平。服务消费持续提升,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增长10%以上,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元,增长将近10%。
中资国信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后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预计,2019年消费增速面临一定压力,但是考虑到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包括着力扩大消费规模,因地制宜促进汽车、家电消费等,预计消费下行力度不会太大。
章俊则表示,未来激发中国居民消费动力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稳定就业,这也是近期中央会议提到的“六个稳”的首要;其次,通过继续大力减税来提升居民的实际收入;再次,政府加大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可以降低消费的后顾之后,从而通过减少防御性储蓄来增加消费。
多项关键指标反映,深圳经济正在回暖,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对31个省份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梳理发现,其中有6个省份超过了6%,分别是西藏、湖北、河南、内蒙古、辽宁和新疆。
本周陆续公布的财报、3月零售销售数据以及美债市场混乱,都将影响美股后续走势。
美国就业市场走弱,消费支出下降,经济衰退风险上升,GDPNow模型预测一季度GDP或为-2.4%。
春节以来,电影票房和出行人数虽显繁荣,但旅游等人均消费有所下降,消费提振的关键在于谁来“买单”,是居民自身还是政策补贴,而我国居民的主要存量资产为住房,占比超过50%,因此地产等相关资产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