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发布了关于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的调研报告,称有超过一半企业预计2019年盈利将会有所增长,多数企业都将增加在华员工人数,加大在创新科技的投资力度。
该调研旨在了解中国商界精英和专业人士对中国2019年经济的整体预期,有来自零售、金融、制造业、地产、教育、IT、政府机关等诸多行业的220位财务、高管人员提交了问卷结果。
调研报告显示,61%的受访者预测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超过6%,维持稳定的增速。57%的受访者预期其所在企业2019年盈利增幅将超过2%,其中有7.3%的受访者预计增速在30%以上。
“企业主确实是担心经济的不确定性,但问卷结果反映出他们对经济的信心,因为他们看到国家出台了很多有效的、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有信心能克服短期的困难。”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华北区委员会会长陈得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根据报告,受访者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依次是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引发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国内增长放缓。成本增加和融资难、融资贵也是企业财会高管担心的挑战来源。
不过,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税制改革将对201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带来积极作用。另外,在过去连续几年里,与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相关的政策都是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以来,我国推出了减税降费措施,包括增值税改革、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个人所得税第一步改革以及创新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带来的减税降费规模总计1.3万亿元。
2019年1月17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各级税务机关要把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作为今年税收工作的主题,摆在议事日程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澳洲会计师公会的调研显示,约23%的受访者认为税制改革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5%和12%的受访者分别认为,税制改革最重要的效果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增加内需。
“这表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对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企业负担方面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商界的积极回应。”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华北区委员会委员吴嘉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经济2019年前景信心调研报告发布会
他认为,税制改革对中国经济转型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受惠的主要是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
在他看来,2018年10月启动的个税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一次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上允许个人抵扣子女教育、自我培训,赡养父母方面发生的费用,未来的改革还会根据政策对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做持续的调整,本次调研也反映出个税改革还可以加大力度。
根据问卷结果,有接近20%的受访者预期,个税改革能够增加其所在企业2019年的销售额。
值得关注的是,受访者对行业的信心也在变化,16%的受访者认为2019年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是消费品行业,仅次于IT科技行业,企业高管对制造业和医疗保健业的信心也有大幅提高。
相反,看好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业前景的受访者大幅减少,其中最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受访者比例从两年前的16%下降到如今8%。
多数被访企业都预计在2019年维持或加大在华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但乐观中也有审慎,成本控制和人才管理是企业新年最重视的战略要点。
有超过七成受访者预计所在企业在2019年将会维持或增加在华员工人数,其中预计在华员工数量会增长5%以上的占31%。另外,有接近六成企业2019年将增加对新技术的投资,超过一半企业认为对新技术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高达75%的企业预计今年将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
“很多企业还是乐观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不能依赖外贸、代工,要通过创新科技研发投入来优化产品。”陈得强表示,尽管外部有不确定、不可控因素,但对中国经济不必有过多担忧,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政策应对办法绰绰有余。
他认为,“企业自身也在调整,面对外部不确定,企业财务杠杆趋向保守,宁愿不借很多钱,发展慢一点、稳一点,管理好现金流,防范风险。越面对困难,就越要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
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再分配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中国贸促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更多合作对接平台,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投资广东,共享大湾区发展机遇。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今年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选择部分省份试点,力争用2年时间,在财政管理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处于不同行业,都期待政策逐步落地,并与中国经济同发展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