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亚布力年会上,中国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宣瑞国表示,在过去20年当中,中国的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新制造”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在制造流程使用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了制造业的信息化、定制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制造。
2016年,马云首次提出“新制造”这个概念。新制造不同于传统的规模化、标准化制造,它讲究的是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由于物联网、云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制造倒逼整个社会改革。未来10-15年,传统制造业将会非常困难,新制造将重新定义制造业。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制造”?它将会为制造业带来哪些变革?
宣瑞国表示,零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两大行业。高铁列车以及所有主要的大型装备是零散制造的代表;服务的石油化工业是一个典型的流程制造的行业。
给“新制造”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在制造流程使用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了制造业的信息化、定制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制造。 新制造之所以得到发展的前提,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实际,在新技术的发展当中,第一个就是各种基于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发展。能够感知各种光热、电磁等信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作为整个工业和制造业的耳目喉舌。第二个是,运算的提升,各种各样的专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深度学习的算法及其软件的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力。
从新制造的第二个角度看,除了技术应用比较新以外,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发了一个制造业和客户关系的变化,过去作为装备制造企业,一次性地出售设备以后,就再无瓜葛。 而制造业中,服务元素越多,和用户贴合得就越紧。当把服务的理念装到装备制造业以后,我们突然发现所有的传统制造业好像都具备了互联网公司的因素。雷军曾经说过,互联网是唯一的,卖产品给客户只是起点,还会跟客户有终身的粘性,而这一点恰恰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所缺乏的。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中国智能家电制造商凭借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独特的设计创新,正持续赢得海外市场青睐。
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