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青海段)首基基础浇筑试点20日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森多镇日茫村N046号塔位启动,标志着该工程青海段进入现场施工阶段。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工程。
目前,该工程基坑开挖及基础浇筑工作全面展开,计划于今年7月开始组立铁塔,10月开始架线施工及附件安装,2019年底青海段线路全线贯通。该工程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线路全长1578.5公里,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青海清洁能源规模开发外送能力,预计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力400亿千瓦时。
目前,我国已建成有八交十三直特高压,总投资规模约4073亿元,单条特高压投资金额在200亿元左右。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20年,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95%左右),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控制在5%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2018年9月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新规划的“7交5直”投资规模将达到2400亿左右。特高压输电系统主设备投资规模预计达300亿。特高压主设备产品技术门槛高,设备供应厂商集中,产品毛利率高,国内主要生产特高压设备产品的企业包括:许继电气(000400.SZ)、平高电气(600312.SH)、中国西电(601179.SH)、国电南瑞(600406.SH)等。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累计上网的电量中,输送香港的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就发达经济体而言,2004~2024年间,对煤炭需求已降低50%;对比2023年与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对煤炭需求的一半已被风能、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
目前美国清洁能源供应链仍高度依赖进口,行业预计新关税将增加生产成本、扰乱供应链以及推高电价。
推进建立健全跨国跨境电力交易机制,推动将香港、澳门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澜湄区域跨国级共同电力交易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