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县近日发布了《嘉善县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加快推动嘉善县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基地。根据《方案》,到2022年,嘉善县将力争完成120kW的单电堆设计与开发,燃料电池产能达到10000台,销售达到5000台。建成加氢站或综合能源站3-5座。燃料电池公交车占新能源公交车总保有量的50%。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运行氢燃料电池车辆近千辆;运营加氢基础设施12座,在建20座。其中,2018年,氢燃料客车销量1418辆;氢燃料电池货车销量为109辆。国内对于燃料电池汽车一直积极支持态度,补贴在2020年前不会退坡。
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经过长时间的研发与积累,我国在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车用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储氢瓶等领域都已经具备一流的制造企业,其他关键零部件领域也初步具备量产实力。加上一直以来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燃料电池产业链中的企业具备与全球第一梯队燃料电池企业竞争的实力。相信,车用燃料电池商业化元年即将到来。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的2019年即将执行的“十城千辆”计划,将加速燃料电池商用车运营模式的成熟。建议关注上汽集团(600104.SH)、同济科技(600846.SH)、雪人股份(002639.SZ)、潍柴动力(000338.SZ)等。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由上海环交所、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碳科”)联合主办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发布暨氢贸易研讨会”在虹口区顺利召开。
四川现已聚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约160户企业
1150公里氢能动脉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正式投运
未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航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拓展eBDN在LNG、甲醇等清洁燃料加注的应用场景。
王毅提到,深化农业、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挖掘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网联、绿色氢能、生物制造等创新产业合作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