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24日在“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暨2019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上称,广东虽然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但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村发展相对滞后问题还比较突出,对照中央的要求,对照先进省还有不少差距,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还需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刚刚发布的中央“三农”文件提到,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
叶贞琴称,广东是人口大省,人口1.12亿;也是经济大省,GDP为9.73万亿,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表现的非常突出。全省20个地市当中9个地市在珠三角,它的GDP占了80%,财政收入占了90%以上,城乡差距很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2018年达到17168元。
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
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中,叶贞琴谈到,广东省整合了过去的农村工作部,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等等,成立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亲自领导乡村振兴。按照省部总负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机制,省市两级抓统筹、抓规划、抓政策研究,县镇村三级主任主要抓实施、抓操作、抓落实。
对于防走偏,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多次在省委常委会议上强调,一方面要推进工作落实,同时也要防止走偏,不能把乡村振兴方向搞错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不得半点虚,要始终以人民为重点,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要守住红线底线,防止颠覆性错误。要久久为功,扎扎实实,防止急功近利,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防止政府干农民看。
叶贞琴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广东也在探索,使广东“三农”工作由部门推动为主,转变为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把脉督办、条块合理作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广东各地从动起来、干起来到全面热起来,疑难瓶颈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乡村振兴初见成效。201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了42%,同比增加了0.7个百分点,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同比增加了8.8%,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农村人居环境是短板
叶贞琴提到,农村人居环境是广东最突出的短板。2018年,广东省重点对2217个省定贫困村进行投资建设,每个村,省里投资1500万元钱,使后队变前队,使贫困村成为美丽乡村。同时,去年开始加强农村环境建设,逐步避免了农村私搭乱建的陋习,全省11.9万个农村启动了环境整治,启动率达到96.9%。
在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能方面,叶贞琴谈到,2018年,广东省投入25个亿,新建50个现代产业园,每一个产业园由一个领头企业牵头,带动若干个企业,把资金直接给到企业,政府进行监督,出台三个清单。
在优秀人才向乡村综合流动方面,推动医疗下乡,每年推动一万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服务基层,4.4万乡村教师享受乡村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的政策,广东省投资9个亿。
此外,村企共建助力脱贫力度也明显加大。全省工商企业投资下乡企业累计13000家,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1487家企业通过结对帮扶形式,投入30.2亿元助力脱贫攻坚,万企帮万村。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不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
湖北近年来涌现出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藕带、武当山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