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改委等部委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强投融资支持方式创新。按照“扶优做强”原则,研究设立国家物流枢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或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等发起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加强重要节点物流设施建设。
12月28日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计划到2020年,布局建设30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现代化运作水平较高、互联衔接紧密的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本次规划的物流枢纽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依托现有资源与企业建设物流枢纽。
我国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2.1万亿人民币,其中公路货运市场带来的收入规模大约在8万亿人民币,且物流行业整体经营效率低下,物流成本高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6%,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1.7%。造成物流行业高成本低效率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路物流行业经营效率低下,市场运行混乱。我国公路物流整体呈现出“小,散,乱”的问题,本次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关注相关智能物流标的:新宁物流(300013.SZ)、东杰智能(300486.SZ)、华鹏飞(300350.SZ)以及飞力达(300240.SZ)等。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更高台阶。
与会嘉宾表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对于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中,中国经验不可或缺。
在西部枢纽机场膨胀的同时,支线机场也在快速增长,航空网络不断织密。
基建投资不仅是当期固投的重要实现途径,也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放弃“三重锁定”呢?这样做将允许开展更多的长期项目,从而极大改善国家的增长前景和财政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