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揭开面纱。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称,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
另外,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统筹考虑财政赤字规模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可以发现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还是相当大。
财政赤字率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赤字率指标最大的经济学意义不在于这一比率本身,而在于背后的财政赤字规模。财政赤字规模是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出一般预算收入的部分,是既定财政支出总规模下的收入缺口。它是国家统筹当年经济增长、一般预算财政收支增长后从而确定的国家预算计划性缺口,是国家筹集发行一般预算债券(即赤字债券)规模的基本依据
2018年财政赤字率定为2.6%,赤字规模为2.38万亿元。而2019年财政赤字率拟定为2.8%,赤字规模为2.76万亿元。相比2018年赤字率提高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提高了0.38万亿元。
“2.8%的赤字率其实低于市场此前预期,市场此前预计达到3%,甚至有些专家预计超过3%。这也反映了今年赤字率更为稳妥,也给未来政策调整留有空间。”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解释,适度提高赤字率,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券发行等因素,也考虑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流出政策空间。
施正文表示,由于我国赤字仅限于一般公共预算,通过发行政府一般债券来弥补,而不包含政府性基金预算对应的地方政府专线债券,因此在观察积极财政政策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2019年我国较大幅度增加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15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8000亿元。
“因此财政赤字率虽然上调幅度并不如市场预期的大,但是考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大幅增加,今年整体财政政策力度还是相当大。”施正文说。
政府工作报告概述了财政政策将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大赤字和发行更多政府债券。
要紧盯粮食保供稳价,加强监测预警、收储调控、预期引导,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预算赤字率拟按4%安排,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显示出政府在复杂经济环境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