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开通科创板权限服务后,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就有超过1万户个人、机构,在线上开通科创板权限。随着科创板科开户从 “预约”转入正式开通,券商已经分秒必争的抢占用户资源。
上交所3月7日晚间公告,明确了投资者申请开通科创板时间、投资者适当性认定条件、股票交易安排进展等问题,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的开通方式与港股通基本一致,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仅需向其委托的证券公司申请,在已有沪市A股证券账户上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即可,无需开立新的证券账户。
公开信息显示,自从3月8日中信建投证券率先推出接开通科创板权限之后,其他券商迅速跟进。截至3月10日,共有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国银河、中投证券、华西证券、民生证券等10余家券商,开通了科创板线上开通服务。
从部分券商开通后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对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态度活跃,而且增长较快。第一财经记者从国信证券了解到,3月9日已实现了7*24小时开通科创板权限服务,上线不到10个小时,已有超过1万户个人、机构客户通过线上开通科创板权限。截至3月11日14:00,已有接近3万个个人和投资者开通科创板。该公司人士称,已整合了经纪、信息、投行优势资源,提供科创板服务。
根据平安证券提供的数据,自从3月9日开通科创板正式开户通道之后,截至3月10日,该公司已成功开通科创板的客户数约达2万人。该公司称,除了7*24小时在线申请开户外,还支持7*24小时银证转账,并通过投教、客户服务,评估是否适合参与。
而为了争夺科创板客户资源,券商甚至已经到了“分秒必争”的地步。公开信息显示,海通证券在推送的相关信息中,直接使用了“3分钟在线开通科创板”的标题,安信证券更是声称可以1分钟在线开通科创板权限。
根据上交所此前测算数据,根据科创板开户条件来看,现有A股市场投资者中,符合“50万元+2年”条件的个人投资者约300万人,而券商首批科创板客户将从这些投资者当中产生。
上海直飞蒙古新航线将开通
鸿蒙开发者开始成为各地政府争抢的对象。
“1+6”是一场从“审核逻辑”到“服务逻辑”的深层转变:过去更依赖“一刀切”的财务指标,现在更注重“分阶段、分领域”的精准支持;过去更强调“风险防控”,现在更注重“风险共担”——通过专业机构、老股东等“知根知底”的投资者参与,将市场风险分散到更具风险识别能力的主体中。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中国的家电、LED照明、电动工具等正重新向美国出口,企业海外布局同步推进,内销和多元海外市场也在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