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fo经济研究所刚刚把德国今年的增速预期从1.1%大幅下调至0.6%,德国劳工部长海尔(Hubertus Heil)仍计划增加给难民的“零花钱”,这立即引发了一片抗议声。
海尔的发言人近日证实,正在拟定一项与难民福利相关的法律草案,并计划于2020年初生效。她没有公开透露草案细节与具体的金额。
据德媒报道,草案中将大幅增加难民的“零花钱”。目前,18岁以上的难民每月可以领取135欧元(约合1026.45元人民币),14~17岁的难民每月76欧元(577.85元人民币),6~13岁83欧元(631.07元人民币),6岁以下79欧元(约合600.66元人民币),而在调整后,将分别提升至150欧元(约合1140.50元人民币)、79欧元(约合600.66元人民币)、97欧元(约合737.52元人民币)和84欧元(约合638.68元人民币),平均涨幅接近10%。
相比之下,2018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上涨了1.4%,通货膨胀率1.8%。
在被曝出要给难民增加“零花钱”后,来自社民党(SPD)的海尔立即遭到了各方抨击。基社盟(CSU)秘书长布鲁姆(Markus Blume)表示,海尔如此不理智的措施,不但将破坏难民庇护制度,而且会大举增加庇护成本。他警告称:“基社盟不会支持这项草案。庇护的权利是给对寻求保护的人,而不是寻找零花钱的人”。他认为,这完全是在释放错误的信号,并要求把现金福利转为实物赠予。
德国联盟党(Union)议会党团的副主席弗莱(Thorsten Frei)表示,德国是欧洲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这是刺激难民来德国寻求庇护的重要动机,是时候对此进行调整了。尤其是那些已在欧盟其他国家申请避难的人,之后又来德国蹭福利,对于这些人,“以后应该只给他们提供一张回程车票”。
不过绿党成员阿姆斯贝格(Luise Amtsberg)则认为,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已明确表示,维持“体面的”生活水准是难民的基本权利,这点不应被“相对比”。
根据德国法律,政府需要根据社会收入及消费情况,定期调整社会福利的额度,上一次提升难民福利金是在三年前。
贝森特曾称,欧盟存在“集体行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谈判进展。
钦文谈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领国,对德国的教育政策,包括中小学的教育大纲等影响很大,对德国历史的解释基本贯彻了反战的、和平主义的、反思纳粹专制的教育方针。
“美国通货膨胀加剧可能会威胁上述国家黄金储备的安全。”
报告还指出,美国政府近期加征关税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阿姆托尔表示,包括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元”公司等在内的美国多家大型科技巨头在德国运营时进行了避税,而现在德国企业却面临美国高关税的风险,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