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塱村大桥西园巷的3D打印配电房于日前正式建成投产,这是广东首个3D打印配电房。这一建筑技术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现场建筑,高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有助于破解城市电力工程施工难问题。
3D打印非常适合小批量定制化的产品、复杂的产品加工,或者产品研发阶段原型的制造。目前已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文化创意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建筑物普遍具有独特性,并且生产复杂,非常适用3D打印技术。从目前已使用3D打印的建筑案例来看,3D打印拥有普遍的成本优势:机械的标准化流程杜绝了偷工减料同时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以此节约了建材和人工的成本。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可以节省60%左右的建材,80%左右的人工,工期会缩短70%。同时材料能做到C80以上的强度,高于普通房屋C20-C30的标准。
此次3D打印技术在配电房建设方面的应用,更多是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于3D打印产业发展的重视。从政策支持来看,2017-2018年,国家层面共出台15项关于3D打印行业的政策,其中有7项中明确提及推进3D打印材料技术发展。而根据此前出台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我国仍将要积极推进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模具、铸造等重点制造领域的示范应用。
受益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将有助于拉动3D打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壮大。根据上述《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预计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产业链日趋完善,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加快,同时,个性化消费需求预计将构筑另一广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A股市场上,有不少上市公司涉足3D打印领域。其中,银邦股份(300337.SZ)是3D打印概念龙头,公司参股子公司飞而康是国内领先的金属3D打印技术研发企业,并已成为C919唯一的金属3D打印零部件供应商;亚厦股份(002375.SZ)参股公司盈创科技拥有1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是全球第一家掌握3D建筑打印的高科技企业;光韵达(300227.SZ)是国内领先的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在3D打印技术方面早早布局,目前公司3D打印业务虽未盈利,但营收已出现明显增长;南风股份(300004.SZ)控股子公司南方增材在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产业化方面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了部分3D打印核电零件产品的研发试制。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离境退税不仅给境外旅客带来实惠,也是本国商品、本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
生物电池也被称为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发电的新型生物能源装置。通过微型化和便携化改造,微生物电池有望为智能手表、心脏起搏器等毫瓦级低功耗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增长潜力大,高增长AI概念股出炉
封单最高超465万手,AI眼镜早盘爆拉,高增长潜力+低PB概念股来了
由于算力成本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数字人的应用未来将可以从AI直播等领域,扩展到所有窗口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