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600030.SH)3月21日晚间发布2018年年报,公司去年净利润93.9亿元,同比下降17.87%。至此,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几大国内龙头券商去年的业绩表现都已发布,整体来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与此同时,上述券商均发布分红预案:中信证券拟10派3.5元,国泰君安拟10派2.75元,中信建投拟10派1.80元。
从另两家券商业绩来看:此前一天公布成绩单的国泰君安(601211.SH),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下滑4.56%,实现净利润67亿元,同比下降32.11%。
中信建投(601066.SH)3月18日晚间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09.07亿元,同比减少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87亿元,同比下降23.11%。
从各项业务情况来看,上述多家券商在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方面均出现业绩下滑。
以国泰君安为例,受到市场波动影响,2018年公司自营净收入57.5亿元,同比下降16.5%;受交投低迷和净佣金率下滑影响,去年经纪业务净收入43.80亿元,同比下降21.9%;受投行业务审核趋严、节奏放缓等影响,投行业务表现疲软,去年投行收入20.1亿元,同比下降25.8%。
不过,放在整体行业环境中来看,上述券商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中信证券投行业务、信用债发行等多项业务优势突出。据资料显示,2018年公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54单,市场份额14.75%,排名市场第一。其中,IPO主承销项目11单。
国泰君安优势也依旧明显。“综合来看,公司经营、自营收入下滑,叠加管理费用增加,对业绩形成拖累。但2018年营收、净利润和净资产均位列行业第二位。”华泰金融沈娟等认为。
“去年本身券商的经营环境就比较差,资金交易额下滑,两融规模也从之前的10000多一度下滑到最低8000多,上市券商也在整体行业趋势影响下。”国内某上市券商非银分析师日前对记者表示。
不过,有市场观点认为,随着科创板开闸在即,证券行业有望迎来较大增量业务空间。据分析人士测算,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第一年对券商收入直接增量约为60亿元,占行业收入约2.4%。
过去三年,营收、净利保持双位数增长的企业占比均在7%左右,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周,西部证券、国金证券、华西证券等多家券商将公布年报。
根据安排,本月下旬至月底,北交所还将召开两场业绩说明会。
业内认为,今年的投行业务形势有望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