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关灯吃面,一级市场含泪敲钟。”近日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总结2018年的投资市场如此说道,私募创投市场的资本寒冬仍在继续,投资人出手也愈发谨慎了。
投资市场的冷寂在数据上也有所反应。3月22日,普华永道发布MoneyTreeTM报告显示,私募创投市场经过2018年上半年的资本回潮后,下半年市场再次调整回落,全行业投资总量和总额双双回落至低位,延续总行业投资缩水的基调。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一系列创新计划和科创板的设立,私募创投市场的投资领域在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转移,科技领域投资数量首次超越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位居第一位。而伴随科创板的设立,普华永道预计科技类企业将会掀起一波新的IPO风潮。
硬科技成投资热点
2018年作为经济增速放缓的拐点之年,上半年虽有资本回潮,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去杠杆、金融监管加强、多家上市公司接连破发和昔日风口快速陨落的多重压力下,2018年下半年中国TMT行业私募创投进入“冷静期”。
从数据上来看, 2018年下半年投资总量为1,883起,涉及投资金额280.08亿美元,相比2017年高点投资总量和投资总额持续三个半年度下跌。
普华永道中国TMT行业主管合伙人高建斌观察到,2018年下半年全行业投资总额回落至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四季度投资数量腰斩减半,资本收紧并谨慎出手,部分选择隔岸观望,部分只对经过市场考验、优胜劣汰下的成熟项目抛出橄榄枝,以此来控制投资风险。
投资人的谨慎在投资阶段上也有所反应。根据报告显示,承续2018年上半年的基调,下半年依然是初创期的投资数量最多,而扩张期的投资金额最多。不同于历年的是,下半年成熟期的投资金额剧增,环比增加155%,同比增加84%。
“资本以历经市场留强汰弱、发展稳定的成熟项目为投资核心以规避风险的战略非常明显。初创期投资量大金额小,优质初创企业减少,投资人一直用小额试水的方式来寻找TMT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高建斌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一系列创新计划和科创板的设立,私募创投市场的投资领域在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转移,科技领域投资数量首次超越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位居第一位,金额上也仅次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单笔过亿投资数量有18笔,半导体集成电路受到资本的高度关注。
在高建斌看来,这些技术领域正是科创板所鼓励的领域,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面向C端消费者不同,这些高科技公司不少是面向B端市场,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投入和高风险。投资者对于高风险项目的理解能力还有限,需要引入一定的保护措施,要对这些企业保持中长期的关注,给予足够的耐心。”高建斌告诉第一财经。
长三角投资活跃跻身第三
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投资表现格外瞩目。
根据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TMT行业投资者最青睐的五个区域是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省和江苏省。从投资金额来看,江苏省首次超越广东省(除深圳)进入前五,并以显著的优势跻身第三。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服务合伙人鲍海峰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大力引入天使投资并给予风险补偿金。“科创板的设置加快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加强了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协同作用,科技企业会更受资本的青睐。”鲍海峰向第一财经表示。
基于雄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储备了大量的后备上市资源。根据启信宝依据科创板指标要求,制作的科创板城市地图显示,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集聚,远优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度,经济进一步集中。例如苏州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无锡和南京的节能环保、成都的生物医药、杭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科创板或将引发新IPO风潮
2018下半年,股权转让在并购热的浪潮退却后,再次成为TMT行业最主要的退出方式。
报告显示,2018年下半年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案例占比为51%。2018年下半年管理层收购成为资本退出的次要方式,创三年来历史新高,多达51起。
继续受到国内IPO严审的影响,多达78%的企业选择海外上市,香港和美国成为海外上市的热门地点,2018年下半年企业赴港赴美上市比例较去年同期高出50个百分点。
高建斌认为,经过2017 年私募创投退出热潮和2018上半年退出回落调整后,2018下半年退出数量大幅回升。在IPO严审和多家独角兽企业上市破发的双重压力下,股权转让成为许多投资机构的理想退出方式,海外上市成为热门的IPO退出地点。
与此同时,科创板的设立增强了国内资本市场对新兴企业的包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和退出渠道,为高科技新兴企业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预计科技类企业将会掀起一波新的IPO风潮。
对于近期一些公司放弃港股,换道科创板,鲍海峰认为香港市场不会被科创板取代,但这是一个演变过程。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投资人的背景不同,例如是否为美元基金,以及企业营运模式和管理层意向,才能选择对企业而言最优的上市地。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2024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营收增长亮眼,近9成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
科创综指定位于综合指数,对科创板市值覆盖度接近97%,集结了超过560家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
科创综指是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与科创50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表征科创板运行情况。